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台工商時報:大陸經濟“GDP過敏症”應消除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22 16:24:24


  中評社台北12月22日電/儘管中共中央近來多次強調,將不再以GDP(國內生產總值)論英雄,但在大陸經濟圈裡,GDP數字變動依然十分敏感,甚至還有“GDP過敏症”發作情況。如此現象,並不利於大陸經濟的穩健發展,主政者應大力加以導正。 

  台灣工商時報今天發表社論說,所謂的GDP過敏症,日前又發作了一次,即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於12月10日揭幕前夕,大陸有些財經機構出面預測說,這次會議將敲定明年GDP增長率目標值,並可能調降該項增長目標,即從今年的7.5%調降為7%。相關訊息,一時成為媒體報道熱點,海內外市場人士也紛紛開始討論因應之道。 

  但是,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3日結束,所發布的會議公報,卻完全沒有提到明年GDP增長目標。這時大家才想到,每年年末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並不會敲定次年GDP增長目標。該目標依例會在當年三月“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披露。因此,明年增長目標,要到明年3月才見真章。 

  如此的表現,是有些“神經過敏”,顯然把GDP增長率之可能調降,看作天大的事。其實,大陸經濟規模今天已經擴張到全球第二位,想要持續高速增長,必然比前幾年更難。分母大了,分子比重自然縮小,這是簡單的算術。 

  以近10年來說,2003年大陸GDP總數才11.67兆元人民幣,那時只要年增1兆元多一點,年增率就是10%。而今年,大陸GDP總數估計將達55兆元至60兆元之間,這麼大的經濟規模,若要再增10%,那就要新創5、6兆元的產值,是10年前的5倍左右,即使排除物價上漲因素,也要2倍或3倍,難度仍然很大。所以目前年增率能達7.5%,已經稱得上耀眼。 

  不過,大陸社會對於GDP增長率之可能逐步調降,也顯然還沒作好心理準備,此情況也已影響到經濟學界相關研究取向。大陸經濟學界近日正在忙著做年終必要功課,即預測明年大陸GDP的實質增長率。綜觀迄今已發表的預測值,大都高過7.5%,有的更達8%之多。如此“較高”的預測數據,似包涵著相關研究者的主觀心態,就是不願看到大陸經濟增長率降下來,也在暗中鼓勵各級政府和企業界持續拚增長。 

  只因GDP增長率之降低,在大陸社會還是敏感的事情,經濟學者這方面當然要謹慎表態。 

  其實最不願看到該增長率滑坡的,應是大陸地方政府。這和政績考核一向有密切關係,譬如某地區GDP增長率輸給別人,則這地區的黨政首長就顏面無光,宦途也會受影響。雖然今年年初以來,中共中央多次宣示要改變“政績觀”,即不再以GDP作為主要政績考核標準,但因尚未推出新的政績標準,所以地方諸侯們對GDP增長率,還是抱著“寧高勿低”的心態。 

  其次,大陸投資服務機構也不願見GDP增長率掉下來,因該增長率越高,他們越有理由去說服海內外金主來投資大陸。換言之,GDP增長率變動,和大陸投資市場榮枯息息相關。回顧去年“兩會”宣布當年GDP增長率目標,從8%調降為7.5%,竟立即引發兩岸三地股市行情挫落,並波及一些西方國家股市,可見投資服務行業,必然是大陸GDP高增長率的擁護者。 

  客觀來看,這種一味哄抬該增長率的現象,甚不利於大陸當前最迫切需要的“調整經濟結構”乃至“轉變增長方式”。對此,大陸主政當局有必要迅速加以導正。其可行方法,首先應是大力宣導“GDP合理減速是客觀規律”的觀念,使大陸社會不再汲汲營營於“高增長”,特別是各地方政府要先作相關思想改造,以充分洗脫“GDP崇拜”心理。 

  其次是積極發展內需市場和新興產業,並儘速作出顯著成果,以使大陸社會各界充分認知,儘管GDP增長率有所降低,但內需市場和新興產業挑起了大樑,整體經濟的自主性提高了,附加價值也顯著增長了,民眾更有條件分享經濟發展成果。其中,環保產業最值得鼓勵,因它不但有助於解決當前深深困擾大陸的“霧霾”問題,也能促進大陸GDP品質脫胎換骨,值得大陸主政者將其列為新興產業首要發展重點。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