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小組也呼籲國家安全局保存它從電話公司或第三方獲取的機密通訊數據,報告同時提出,任何針對國外領導人活動的監聽必須事先經過嚴格考慮,必須衡量潛在的經濟和政治成本等。至於是否監聽國外領袖,則應由總統及其顧問決定,國安局不能擅自決定。
報告中也有一些不太實際的建議,比如,小組提議充實“隱私和公民自由監督委員會(the Privacy and Civil Liberties Oversight Board)”隊伍,這是個立意良好的建議,但是未必有效。小組還提出,不鼓勵國家安全局通過發動零時差攻擊(zero-day exploits)、或利用未公開的電腦代碼漏洞來收集情報,這就不太明智了,真要這樣的話,情報收集將會受到不必要的影響,效果將會大打折扣,尤其是在面對並無此類限制的對手時。
現在,這些建議已經放在白宮官員案前,正式接受華盛頓政治圈的審定,因此,哪些建議最終獲批,哪些建議最後被刪,都說不准。不過,至少有一點是肯定的:情報收集是有代價的。而且,在一個既有維基解密,又能出現斯諾登的時代里,情報收集是一項受制於道德權威、牽扯到公眾信心、耗費著美元金票的行動,其代價只會越來越大。
“稜鏡門”事件曝光之後,一次又一次的民意測驗也將公眾越來越重的不安情緒層層揭露。16日,美國聯邦法官理查德•萊昂(Richard Leon)在華盛頓地區的聯邦法庭裁決作出判定,美國國家安全局海量搜集美國民眾電話記錄的行為可能違憲。在17日舉行的白宮會議上,美國最大科技公司的高管也對奧巴馬警告說,國家安全局的監聽項目正在損害他們的聲譽,並有可能危害國家整體經濟。
這個由奧巴馬授意成立的情報及通信技術評審小組要想在與國安局的博弈中取勝,就得迫使國家安全局意識到這些高昂的代價,並使其在決策過程中更加系統,也更具質疑精神。如此,小組的努力才不會白費,小組的工作才能體現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