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台學者李毓峰:“中國夢”一定不能缺台灣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05-05 00:12:06


 
  在兩岸政治定位上,他說,有四種可能性,第一個,國家對國家,例如德國,一個德意志,兩個國家,韓國,一個大韓民族,兩個國家;第二個,一個中華兩個政府,各自有憲法秩序,但分享一個主權,這個被接受的可能性最大;第三個是,政權對政權,不過這會落入各自表述的困境;第四個,地區對地區,一個中華兩個地區。

  在國際空間問題,李毓峰說,例如在聯合國“一個中華”兩個席次,“一中兩席”。蘇俄就出現過三席,包括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他認為,在China名義下也可以有兩席,台北一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席。

  他說,兩岸終局要下一代去決定,這一代可以做的是中程協議,就如堆積木,蓋房子一樣,先把地基打好,再疊上磚塊、木材。有人提出“屋頂理論”來描述兩岸架構,他覺得,“屋頂理論”由上而下,不適合用在兩岸,兩德就可以。兩岸應該從下而上,先把經貿、文化、社會和政治的事務性談好,才會有屋頂。

  李毓峰進一步闡述中程協議,中程協議是一個協作治理的過程,朝統合的方向發展,不論兩岸未來是統是獨,是聯邦、邦聯等,都是後代的事。他說,50年前,歐洲沒有人可以預測到歐洲會結盟,會有共同憲法、共同貨幣、共同財政政策。沒人預測到歐洲會發展成一個很特殊的政治體制。換句話說,沒人可以準確預測兩岸未來命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