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先後在世界各地創建200餘所道場;創辦九所美術館、二十六所圖書館、出版社、十二所書局、五十餘所中華學校、十六所佛教叢林學院;著作等身,有110餘種佛學著述,並翻譯成英、日、德、法、西、韓、泰、葡等十餘種語言,流通世界各地,對佛教制度化、現代化、人間化、國際化的發展,厥功至偉!真的是六祖在世!而且,星雲大師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更是慈悲為懷,普濟天下,真正顧及了人民的精神渴求!
星雲大師的詩中這樣直接了當地述說:“江南紫金山,孫中山先生聲望仍隆。兩岸人民,寄予尊重。春有牛首,秋有棲霞。雨花紅葉, 回首難忘。”
牛首是指南京的牛首山,《金陵覽古》曰:遙望兩峰爭高,如牛角然。自南朝起,牛首山一帶佛教鼎盛,是佛教牛頭禪發祥地,有宏覺寺和始建於唐朝的宏覺寺塔。栖霞山位於南京城東北22公里,又名攝山,南朝時山中建有“栖霞精舍”,因此得名。栖霞山有三峰,主峰三茅峰海拔286米,又名鳳翔峰;東北一山,形若臥龍,名為龍山;西北一山,狀如伏虎,名稱虎山。不僅有一座栖霞寺,更有南朝石刻千佛岩和隋朝名勝舍利塔,素有“春牛首,秋栖霞”之說。
我悟到:星云大師這一首詩,可以把人帶入這樣的意境:兩岸擁有共同的歷史基礎,也有共同的政治感悟,更有世代傳承的中華文化命脈,放眼未來,放下芥蒂,兩岸和合是最終的歸宿。
如此大膽地放論星云大師的詩作,或許牽強附會太多,實乃力不從心,見諒見諒!
談完星雲大師的新詩作,不妨多聊幾句題外的話。
早在1995年,我擔任團長,帶領大陸一個經貿代表團到台灣訪問,記得行程沒有訪問佛光山這一項,但是,走到山下時,星雲大師派人把我們一行“劫”上山去。記得參觀之後,我大吃一驚,深感佛光山的未來不得了,星雲大師正在發揚光大六祖惠能傳下的佛教事業。兩岸中國人的佛教中興,自佛光山起!
回到北京之後,我專門到佛教領袖趙樸初家中報告了我對星雲大師的深刻印象,趙樸老親自做筆記,問了很多問題,他對星雲大師的重視非同一般。我怕他聽不清楚,說話很大聲,他說:“不用這麼大聲,我想聽的都聽得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