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施威全:西方經濟仍需中國 歐務實對中關係
http://www.CRNTT.com   2022-11-10 00:39:42


“國政基金會”財政顧問施威全。(中評社 資料照)
  中評社台中11月10日電(記者 方敬為)德國總理朔爾茨(Olaf Scholz)4日率重量級企業團訪華。中國國民黨智庫“國政基金會”財政顧問施威全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歐盟及英國等在處理對中關係的立場上本來就與美國有別,尤其在經貿發展上,西方國家仍需要中國市場,德國的做法就是務實看待雙邊關係,研判英國也會跟進,畢竟歐洲經濟出現問題,是自然而然會由投資及貿易驅動對中關係。

  施威全,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所碩士、倫敦大學伯貝克法律學校博士,在賴幸媛擔任陸委會主委期間出任簡任秘書,曾任“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副執行長、新北市經濟發展局長等職。

  德國聯邦總理朔爾茨4日率企業團訪問中國,訪團有12名德國多家跨國企業CEO等高階主管,堪稱頂級商業代表團。包括金融業的德意志銀行,汽車業的大眾、寶馬集團,化工業的巴斯夫、瓦克化學集團,能源業的GeoClimaDesign,食品業的Hipp,運動品牌愛迪達,製造業的西門子,醫藥與生物科技的默克集團、德國拜耳、BioNtech等。

  談到德國組企業團訪問中國,施威全表示,歐盟國家還有英國,面對中美關係以及面對美國和俄羅斯的態度,與美國的步調本來就不是很一致。比如說面對俄羅斯問題,歐洲許多國家仍向俄國採買天然氣。面對中國方面,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今年2月也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表示,望重啟被凍結的《歐中全面投資協定》的討論,代表歐洲國家在經濟與政治上對中國的態度與美國並不同調。

  施威全說,接下來可以觀察,歐盟願意重啟歐中全面投資協定的談判,就可以看到歐盟與中國之間的關係會相對和緩,實際上政治人物基本上都是現實主義者,不管是歐盟或英國,他們都會採取比較務實的態度去處理對中關係。

  從德國的例子來說,施威全指出,主要驅動雙邊關係的力量還是在投資與貿易,也就是經濟面為主,這是雙向的,中國基本上也需要歐洲市場,可以看到IMF對於明年中國的GDP成長預估是4.4%,是一個很漂亮的數字,相較於英國的經濟衰退,或者是日本的經濟增長速度都還要高。

  他說,可是這4.4%的一個預估裡面,很大的部分其實是期待中國對於世界市場有一定程度的展望,中國身為一個輸出大國與貿易大國,前提是中國要有很多貨物賣出去,就能達到4.4%的成長率。可見IMF對中國經濟發展有一定程度的信心,也代表說,中國的經濟要好,基本上它與各國的關係也要好,這也是中國自己本身也必須要主動的課題。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