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宋興洲:美國友台 用以刺激中國的成分居多
http://www.CRNTT.com   2021-06-10 00:20:23


宋興洲。(中評社 資料照)
  中評社台中6月10日電(記者 方敬為)美國務卿布林肯日前表示,拜登政府將與台灣進行貿易投資對話,是否重啟“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外界關注。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宋興洲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TIFA只是美台官方的協商平台,台灣未必有所獲利,他認為,美方6日先宣布要捐台疫苗,隨後就拋出TIFA復談,看似接連惠台,但實際上卻是疫苗還沒來,就要與台灣談經貿,就怕萊豬進口事件重演,台官方要審慎因應。

  宋興洲,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政治學博士,曾任東海大學學務長、政治系主任、東海大學都市暨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成功大學東南亞中心特約研究員,研究專長在政治經濟學、比較政府與政治、國際政治、兩岸關係等。

  美國務卿布林肯7日在國會表示,拜登政府正進行與台灣的貿易投資對話,言下之意,透露已停擺超過4年的美台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會議復談有望,不過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尚未表態。台“經濟部”則回應,正積極爭取美方展開復談。消息指出,TIFA可望在今年內召開,但受限疫情將以視訊方式舉辦,台灣方面將拋出洽簽“雙邊貿易協定(BTA)”議題討論。

  針對TIFA復談對台效益,宋興洲表示,TIFA是美台官方的協商平台,其實只是提供台灣官方對美國官方較為正式,並相對有約束力的經貿談判管道,可是要說台灣能否在TIFA協商中獲利,則有待商榷,因為台灣在經貿議題能夠拿出的籌碼不多,很多時候,反而可能要面對美方的索求。

  宋興洲指出,TIFA自從2016年後停辦迄今,已將近5年,布林肯拋出奧巴馬時代停擺迄今的TIFA,顯然有意對外凸顯,“傳統的美國、多邊主義的美國回來了”,同時也藉此訊號,達到劍指中國大陸的目的,而台灣面對美國具有政治意圖的動作,必須謹慎因應,以免經貿協商失利,得不償失。

  宋興洲進一步說明,美國6月6日派了3名參議員搭乘軍機訪台,並宣布將捐助台灣75萬劑新冠肺炎疫苗,布林肯隨後在6月7日加碼拋出復談TIFA的訊息,研判是一系列的舉措。

  美國透過捐助疫苗議題,加上經貿談判議題,對外表現出惠台、友台形象,可是,實際上不只疫苗還沒輸到台灣來,台美近期所謂的經貿對話,也不見美國有所奉獻,所以他認為,美國的友台目前看來,只是口惠實不至,用以刺激中國的成分居多。

  宋興洲提到,TIFA於1994年簽署後,共召開10次會議,輪流在台北及華府舉行,這當中,台灣方面針對與美洽簽BTA甚至是FTA都有做過相關爭取,可是數年下來,台灣真正要的雙邊經貿協定,從來沒有談成,這次TIFA復談,也沒有理由可以讓人正面看待。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