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李世光:台灣資訊產業將處於高度不穩定
http://www.CRNTT.com   2020-09-16 00:21:05


資策會董事長李世光。(中評社 雷明正攝)
  中評社台北9月16日電(記者 雷明正)前“經濟部長”、資策會董事長李世光15日受邀在工商協進會“公亮紀念講座”演講表示,全球生產價值鏈及跨國生產體制的脆弱性,在新冠疫情發生後不斷暴露出來,全球開始朝向“分散零組件來源”及“鞏固國內供應鏈”兩個核心方向發展。美中貿易戰和疫情衝擊,使台灣產業波動加劇,台灣資訊產業恐怕將處於高度不穩定的狀況。

  李世光也是台灣大學應用力學研究所、台大工程科學及海洋工程學系特聘教授。他15日以“數位轉型浪潮襲來,我們準備 好了嗎?”為題發表演說指出,貿易戰驅動價值鏈重新洗牌,碎鏈及短鏈逐漸成形。大陸身為全球工廠的角色將加速被其他國家取代,並且形成分散式供應與生產體系。

  李世光進一步指出,大陸原本受惠於規模經濟與產業群聚、出口為主的經濟型態;到2019年轉型成內需消費帶動經濟成長,服務業對經濟成長貢獻高達6成。

  不過美中貿易戰,使得全球的價值鏈重新調配因應。李世光說,以美中貿易為主幹的價值鏈趨於劣化,使得美中兩國各自在國際市場找到替代貿易夥伴,對外出口隨著貿易戰升溫而衰退,但兩者的出口夥伴就更加分散。因此出現了優勝劣汰,重新洗牌的格局。

  李世光也提到,貿易戰的制裁時間過長且範圍過大,使得貿易商將關稅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市場需求下降,市場規模也縮減,產業進行淘汰。因此,碎鏈及短鏈時代逐漸成形,分散式製造可能成為未來主流。

  中國大陸作為單一的世界工廠,李世光認為,將逐漸移轉到多個國家所形成的分散式供應與生產體系,經濟和產業技術將受到長期性的影響。美中貿易戰和新冠疫情衝擊,使得台灣產業波動加劇。遠距需求急速帶動2020年第2季的出貨,但面對全球經濟未來發展,台灣資訊產業恐怕處於高度不穩定的狀況。

  疫情衝擊也迫使消費型態改變,李世光以鼎泰豐為比喻,原本1年能賣上千萬個小籠包,但現在外國觀光客不能來台灣玩,“連中、美的消費能力都大幅衰減,全球消費力下降必然影響到生產端。”

  李世光強調,數位經濟浪潮下的產業競爭前所未見,客戶需求遽變,新興技術出現帶來各式數據擴增,也把競爭關係重塑。“過去台灣重硬體、代工製造,未來勢必要朝向品牌通路及共享經濟來投資布局。”

  李世光也提到,30年來產業幾經變化,從PC到網際網路、從行動到雲端到共享經濟,競爭對手不僅是行業內,很可能是其他產業的巨頭公司,新進入者的不同玩法已徹底改變市場規則。

  他指出,數位轉型可分產業及社會面,前者著重企業的商業利益,後者則是透過效率提升及減少意外,提升社會及環境品質。有段時間網路都說“長尾”很重要,但與客製化的碎片市場相較,很多人回頭重視企業主導的規模經濟,“先產再銷的B2C結構VS.先銷再產的C2B結構,都有機會達成無國界數位經濟。”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