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評鏡頭:新竹關西客家鄭氏祠堂 帶草衍派
http://www.CRNTT.com   2020-09-03 00:20:20


關西鄭氏宗祠後代子孫,以“帶草衍派”傳世。(中評社 黃文杰攝)
  中評社新竹9月3日電(記者 黃文杰)位於新竹縣關西鎮的鄭氏祠堂,每年重要節日,鄭家後代都回來祭祖,農曆七月十五日中元節,鄭家人帶著滿滿的供品到祠堂,感念祖先的庇佑,一群人對著歷代祖先牌位虔誠誦祭文,神龕上懸掛“帶草衍派”匾額。
 
  鄭家的堂號為“滎陽堂”,不過鄭氏祠堂卻以“帶草衍派”自居,相傳鄭家祖先在中國大陸的祖先參加科舉考試時,祖宅四周的一種植物“書帶草”長得很茂盛,放榜後果然高中,後代子孫因此以“帶草衍派”自稱,也以“帶草衍派”傳世。
 
  關西鄭氏祠堂,一座燕尾式的紅磚屋,古樸雅麗,庭院幽靜,祠堂的紅磚立面,是建築的一大特色。

  從裡到外都饒富古意。這裡地處關西鎮市區偏北的山麓,以向天公山為屏,朝向關西的鳳山溪流河谷,地理環境良好,早年可以俯瞰關西市街,並遙望河谷及對面遠山,收負陰抱陽之利,充份反映古時風水觀念。

  鄭氏祠堂是典型的三合院,即客家所謂的“正屋帶左右橫屋”。祠堂背後有一土丘,即客家建築的“化胎”,中央有一株荔枝樹,枝幹茂盛。
 
  祠堂後面可見到以卵石壘成像圈背扶手的擋土牆,也是客家地區常用的手法。

  祠堂前方的天井以卵石鋪地,建築整體樸實無華,並未有過多的裝飾,而是以合宜的比例,高聳的翹鵝來塑造莊重的建築氣氛,充分表現出客家建築的特色。  

  至於新竹縣關西鎮的“關西”兩字名稱,跟日本“關西”同字,地名是為了紀念日本關西?

  其實關西舊名叫“鹹菜甕”,後更“咸彩鳳”雅稱,日據大正9年(1920年)因應州廳地方行政重新劃分,而“咸彩”之日語為“kan sai”與日本“關西”之日語為kan sai同音,因此而改名迄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