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史碩仁:蔡英文談兩岸交流30年內心恐慌
http://www.CRNTT.com   2017-10-17 00:20:31


 
  史碩仁分析,既然蔡英文知道兩岸關係重要,特別是過去30年的交流基礎,必須嚴肅面對中國大陸,台灣企業更需要大陸市場,需要大陸在世界的影響力,進而走向全世界,過去利用中國大陸當生產基地,擴張自己經濟影響力,現在藉由中國大陸經濟影響力,讓台灣有水漲船高的機會,這才是企業的生存之道。

  他認為,過去中國國民黨執政,可以提供兩岸穩定的交流環境,只有中國國民黨,才能創造這樣機會,現在政黨輪替,蔡英文只有一個問題要面對,究竟要不要接受九二共識與一個中國?民進黨不去面對,只能說,兩岸開放交流30年,不但沒進步反而更退步,也是讓大家覺得不可思議。

  史碩仁說,企業原本期待政府是兩岸交流的穩定橋樑,不是成為企業的障礙。

  針對蔡政府極力推動“新南向”政策,史碩仁認為,今天企業面對是全世界,不是單獨面對東南亞,一定要在原來熟悉市場,擴大市佔率與經濟影響力,東南亞是生產基地,現在企業要賺的是加值服務,南向只是增加生產功能,企業要的是市場,這比生產基地更重要。

  他說,“新南向”不過是增加一個生產基地,這跟兩岸關係可以提供企業,水漲船高的機會,擴張自己經濟影響力,兩者是不一樣,孰重?孰清?答案也很清楚,蔡英文若繼續閃躲,未來兩岸交流30年,只會愈走障礙愈多。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