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評鏡頭:桃園新屋吃鵝肉 范姜祖堂兩岸情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7-31 00:16:23


桃園新屋鵝肉遠近馳名,肉質粉嫩、軟硬適中。(中評社 黃文杰攝)
  中評社桃園7月31日電(記者 黃文杰)來桃園新屋小旅行,鮮美鵝肉是老饕最愛,一頭鵝從頭到腳都可以吃,鵝腱、鵝肝、鵝心都各有擁護者,韭菜鵝腸更是人氣菜色,吃飽後就近參觀范姜祖堂,你會知道,凡有姓范姜的,必定是從新屋范姜家分出去,這裡也是“新屋”地名的緣起。

  新屋經營鵝肉料理的餐廳不少,桃園市府客家事務局也積極輔導客家認證餐廳,開店超過50年的信宏鵝肉,就是其中一家。

  20多年前,邱家三兄弟從父親手中接下老店,讓老味道得以延續傳承,

  清燙的鵝肉,不但保存鵝肉油脂和香甜,再佐以傳統豆瓣醬加九層塔的沾料,吃來口感佳、香氣足、又對味,咬來鮮嫩有彈性,鵝肉自然鮮甜完全釋放,讓人吃了停不了口。

  店內除了賣道地、肥美的土鵝肉,還推出鵝腳、鵝翅、鵝胗、鵝腸等料理,韭菜鵝腸更是行家的最愛。

  飽嚐客家美食,當然也要感受客家風情,順道走一趟范姜古厝群,最特別是范姜祖堂,規模最大,屬於兩進一落的格局。

  前後堂的屋脊皆為燕尾式,造型雅致。前堂建於咸豐五年,後堂建於日據時代明治四十四年(1911年),供奉從大陸迎回的祖先牌位。

  范姜祖堂的前堂門楣匾額寫著“陶渭流芳”。“陶”代表陶朱公范蠡,為范氏的祖先;“渭”代表釣於渭水之濱的姜太公,為姜氏的祖先。

  因此,范姜家族以“陶渭”為家號。祖堂為范姜家族祭祖的地方。

  范姜是台灣少數的複姓之一,在中國大陸其實沒有范姜家,而是到了台灣之後才成了姓氏。

  除了新屋以外,台灣其他各地乃至於海外地區,凡有姓范姜的,必定是從新屋范姜家分出去的。

  范姜氏源自廣東惠州府,清朝初年有婦人雷氏因丈夫范集景早逝,無力撫養孤子范文質,於是再嫁姜同英為妻。

  范文質長大成人後為感念繼父的養育之恩,將其5個孩子均冠上范姜複姓,是為范姜姓的濫觴。

  1736(乾隆元)年,文質二子范姜殿高隻身來臺,先到新屋鄉上庄子築屋暫居,再領四兄弟來臺墾拓,後來才遷到祖堂現址。

  范姜祖堂建於1854(咸豐5)年,當時只建前堂部份,附近民眾指此為“起新屋”,此亦為今之“新屋”之由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