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雄性打鬥時的體色變化。(照片:新竹清華大學提供) |
|
成功交配時的體色變化。(照片:新竹清華大學提供) |
焦傳金指導學生進行的大王魷研究,上周也登上了紐約時報科學版。
這篇報導主要引述焦傳金研究團隊投稿論文,發現大王魷雖以巨如籃球的大眼著稱,但牠大腦的視葉卻不成比例地小,與大眼不相稱,稱得上“眼大腦小”。
學者推測,這可能是因深海大王魷比較不需要變換體色、擬態等依賴視覺導向的行為,與身處淺海的軟絲、烏賊不同。
焦傳金在回答紐時記者跨海視訊採訪時,幽默地答道:“畢竟,生活在幾近黑暗的環境中,你的穿著似乎就不太重要了。”
只存在深海、體型巨大的大王魷,力可翻覆輪船,是許多恐怖電影中深海怪物的原型,對研究海洋生物的學者來說也十分罕見神秘。
這主要是因大王魷被人們目擊時通常都已死亡,分解的屍骸浮在水面或沖到岸上。但台灣漁民去年1月在宜蘭外海捕撈烏魚時意外地抓到大王魷,這使得科學家首次有機會可以檢驗大王魷完整的大腦視葉。
世界紀錄最大的大王魷魚長達13公尺,眼晴巨如籃球。台灣漁民抓到的這隻雖屬成年雄性,但體型較小,含觸腕共4公尺,其中體胴約89公分,眼晴則有8公分,比棒球還大一點,研究卻顯示,牠的視葉卻與大眼不相稱。
大王魷為何需要如此巨大的眼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