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周志杰:張王會為解決難題做出合情合理安排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2-13 00:46:02


台灣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教授周志杰表示,“王張會”推進 兩岸關係,“名”有突破,“實”有跨越。(中評社資料照)
  中評社台南2月13日電(記者 趙家麟)台灣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教授周志杰12日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張王會”讓兩岸有“名”的突破與“實”的跨越,雙方以適當的方式、發揮創意,各取所需,為解決難題做出合情合理安排的好模式,很不容易。

  周志杰表示,在“名”的突破上,台灣方面重視互稱官銜,在92共識的基礎上正視兩岸分治的現實,大陸方則比較重要常態機構。“陸委會”、“主委”的名稱出現在大陸公開場合與媒體,代表兩岸政治互信已往前推進。

  1993年辜汪會談,兩岸確認主權重合,但並沒有默認各自的管轄權下,即透過海基會與海協會,開始了兩岸公權力的合作。直到最近的兩岸服貿協議,也都還是民間對民間。

  但現在不同了,是G to G的政府對政府的一個開端。現在,名稱有所突破,是兩邊身分的確立。這方面大陸沒有多少著墨,但卻給了多方各自想像的空間。包括民進黨主席蘇貞昌也有自己的說法,國民黨解讀是正視兩岸治權分立的事實,大陸似乎也以自己的方式接受兩岸分治分立。

  兩岸在互稱官銜之後,大陸方面若更有自信,未來進一步發展,就會有更多想像空間,朝向默認一國兩府的方向,再做出合情合理的安排。

  在“實” 的跨越方面,兩岸的公權力從默認、合作,現在推進到了承認。例如,兩岸兩會簽署的司法互助協議,過去只是承認公權力的效力,現在則承認了行使公權力的主體(部門)。

  這個趨勢再往下走,就是治權互不否認或默認,等於啟動了兩岸治權承認的開端,這也將是破解兩岸政治難題的第一步。可見的未來,對外,兩岸聯手沒什麼問題,但誰來代表呢?目前還是大陸占優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