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時:馬英九歷史定位的奮力一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9-20 12:04:01  


  中評社台北9月20日電/中國時報今天社論說,本月十九日是馬英九政府一個新的里程碑,“國安”團隊做了大幅度的調整,令人耳目一新;然而,這次人事調整以向外開展為主軸,但人民最關切的畢竟還是攸關民生的議題,對此,馬政府也應有積極的思維與布局。 

  社論指出,這次馬政府最讓各界矚目的高層人事變動,莫過於國民黨前祕書長與國際事務首席顧問金溥聰將出任駐美代表。自從金溥聰去年九月以馬英九“分身”訪美之後,華府即鎖定他為馬政府駐美代表的最佳人選。只是金一向喜歡閒雲野鶴、悠遊自在,希望今年“總統”大選後淡出政治,而未曾輕易允諾。惟就美方來看,有他出任駐美代表,就能更直接地瞭解馬英九對美、日與兩岸的政策思維與方向,而對台灣更為放心與安心。期盼“金大使”在未來三年多,能夠在推動軍購、台美“貿易及投資架構協議”(TIFA)談判、台灣參與“跨太平洋夥伴關係”(TPP)等重要議題上,讓台美關係再創新局,不僅有助於提升台灣的經濟自由化,也會緩解或平衡台方對大陸經濟與市場的過度倚賴。 

  現任駐美代表袁健生將出掌“國安會”。二○○八年,袁健生以職業外交官出任駐美代表,四年下來,台美關係重新建立互信,而且美國支持台灣成為“免簽證計劃”(VWP)“候選國”。此外,華府在去年最後三個月還派遣三位官員訪問台灣。希拉里國務卿更在去年十一月於夏威夷宣布台灣是美國重要的“安全與經濟夥伴”。在華府四年多,袁健生經常接到馬英九的電話,這使他在面對美國政府官員或國會議員時,有著如同尚方寶劍的加持,而更有助於達成“國家”所交付的任務。外界期待他擔任“國安會”祕書長後,與金駐美代表能有好的溝通協調,一內一外襄贊馬英九制定更佳的對美政策,盡可能極大化台灣的“國家利益”與“國家安全”。 

  “外交部長”楊進添將接任“總統府”祕書長,對他個人而言,當然是更上一層樓,顯示馬英九將繼續借重楊進添的外交長才,為兩岸的外交休兵、台灣的援外政策與人道援助,做出更周延完整的規畫。新任“外交部長”則將由前“外交部”次長林永樂出任。他的外交體系歷練完整,橫跨亞洲、拉丁美洲、歐洲,曾任駐格瑞那達大使、歐洲司長、駐印尼代表、國際組織司長、“外交部”次長等,深具國際觀和豐富實務經驗。擔任“外交部”次長時,他對台灣加入“世界衛生大會”(WHA)著墨甚深,堪稱幕後功臣;擔任駐歐盟代表任內,也成功爭取歐盟給予台灣“免簽證待遇”。 

  “陸委會主委”由前“總統府”發言人王郁琦接任,這位“陸委會”史上最年輕的主委”,在擔任“國安會”諮詢委員期間,曾實質參與“國安會”有關之兩岸、外交相關工作,對馬英九的兩岸政策及理念,有一定程度的掌握;但有人擔心他在相關領域上的資歷與人脈可能不足,這的確值得關注。 

  至於海基會董事長則預計由現任國民黨祕書長林中森接任。他歷任台北市政府專門委員、高雄市政府祕書長、副市長、“內政部”常務、政務次長、“行政院”祕書長等公職。擔任“行政院”和國民黨祕書長期間,也展現了調和鼎鼐的能力,期待未來能與“陸委會”合作無間。 

  原“陸委會主委”賴幸媛將出任駐“世界貿易組織”(WTO)代表。未來,她的新職將不限於WTO事務,也被賦予推動與各國發展包括經貿在內實質關係的重責大任。而賴的性格與領導特質,是否有助於重視協調與對話穿梭的對歐工作推展,也有待進一步觀察。 

  這次外交與“國安”人事布局充分顯示馬英九確實在履行對美國的承諾。不論是去年五月十二日在與華府智庫視訊會議中提到的“三道防線”或是今年五月二十日就職演說提出的“三個鐵三角”,馬英九都將台美關係視為“中華民國”最重要的一環,因為他深知台灣若沒有美國的安全承諾,就不可能有兩岸關係的“經濟紅利”與“和平紅利”。 

  這次“國安”、外交、兩岸的人事調整,似乎展現馬英九有意在外交、兩岸關係再創新局的雄心壯志,相信也是他尋求歷史定位的重要奮力一搏。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