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澎湖獨特石滬文化 提倡珍惜保存拚觀光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9-16 00:26:36  


澎湖縣政府書長劉丁乾。(澎湖縣政府提供)
  中評社澎湖9月16日電(記者 劉宥廷)為倡導珍惜及保存文化資產的觀念與風氣,澎湖縣府文化局與澎湖海洋文化協會於9月15日至11月3日,在澎湖生活博物館2樓特展室,聯合舉辦為期50天“澎湖石滬文化景觀保存成果展覽”系列活動,包括“吉貝石滬群維護成果展”、“島嶼文化資產論壇”、及“石滬故事列車”等,將吉貝保存石滬文化景觀深耕多年的歷程與收穫,完整呈現。

  “澎湖石滬文化景觀保存成果展覽”系列活動於15日舉行開幕典禮,由縣府秘書長劉丁乾主持,劉丁乾致詞表示,石滬與菜宅是本縣兩大重要珍貴文化資產,澎湖石滬早在1696年就有文獻記載,是先民生活智慧的結晶,有著與生活緊密的牽連與依存,象徵著澎湖人刻苦、耐勞、辛勤的精神;縣府致力於記錄石滬文化、修造技術傳承與相關活動的推展,期許石滬成為本縣特有之地方文化。

  劉丁乾指出,七美雙心石滬近年來成為澎湖的代名詞,然而事實上吉貝的石滬群更是精采,尤其,吉貝保滬隊致力於修復與保存工作,至今已修復有46座石滬,達吉貝石滬的半數,讓石滬群得以有很好的維護與保存。

  此外,對於文化局及海洋文化協會等相關單位與人員為石滬群所付出的心力與貢獻,劉丁乾也表達高度的肯定與感謝。

  吉貝石滬文化館成立9年,首次將該館在吉貝保存石滬文化景觀的心得和成果公諸於眾,吉貝石滬群維護成果展分為靜態展示及技術觀摩兩種方式進行,除了在生活博物館展出吉貝石滬群相關的圖照、影片及出版品之外,也開放在吉貝海域進行的石滬維修現場,供民眾觀摩。

  石滬漁業是一種在潮間帶上用石塊疊砌堤岸,以便在退潮時阻斷洄游魚群的退路,把魚兒圍困在石堤內來捕撈的陷阱漁法,是澎湖最重要的一項潮間帶漁撈活動,也是最具特色、代表性的產業文化。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