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紀欣與張志軍夜談:爭取民心路才走得好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6-28 00:27:03


 
  她認為,不管是現在的兩岸和平發展或兩岸和平統一,必然是有實力的和平統一,大陸必須在現有建設上繼續發展建設,以及台灣在兩岸交流和平發展與和平統一得到實質的好處,這是大陸與台灣現在的機遇,經濟基礎是兩岸和平發展的必要條件,也是將來的關鍵條件。

  紀欣指出,在政治基礎方面,馬英九兩度授權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到北京,分別與胡錦濤、習近平會面,提出“一中框架”或是台灣稱的“一中架構”,她說,雙方有義務共同來維護這個政治基礎,在台灣未修憲前,這就是未來基本的、重要的基礎。但是馬英九並沒有在台灣採取作為將“一中框架”深入人民心中,因此現在有很多問題,讓兩岸互信打折扣。

  紀欣還說,包括施明德最新提到的“大一中架構”在內,很多人講兩岸分治的現狀,她是不反對,但是治權的概念在學術上的定義並不明確,如果把治權說法無限延伸上綱,並不是好現象。她認為,如果兩岸有要提出新的主張,一定要顧及雙方的立場與核心利益,尤其是大陸的和平統一立場。

  對於社會基礎,紀欣則表示,35年來,大陸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爭取民心的工作是和平發展與和平統一的充分條件,路才能走得好,張志軍這次來台走入基層是很重要的一步,可以真正了解台灣人民對和平發展與和平統一的心結,台灣人民在不同歷史階段有不同的抗拒,一直不斷在改變,台灣內部的“主權牌”與“民主牌”要如何去面對,即時去掌握是很重要的。

  紀欣說,她很長時間從事統運工作,最困難的部分其實不是沒有資源,而是在於教育民眾,大陸對台政策對台灣內部要去加強、掌握、面對、化解,馬英九剩下任期不是很長,如果讓民心拒統的正當性繼續維持存在,對於其個人與國民黨是很可惜的。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