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汪致重推兩岸農業合作 海南展現初步成果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4-05 00:44:53


園區大棚以無土方式,利用介質剛種植的小黃瓜苗。(圖片:上海向陽公益基金會提供)
 
  汪致重指出,在海南的兩岸農業合作下一步是,與嘉義大學合作太陽能利用發電,海南的陽光強烈充足,每逢5、6、7月,是沒辦法種植蔬菜的,未來可以學習台灣黑幔搭棚經驗,在海南示範基地也搭頂棚、立柱外裝太陽能板,太陽能的20%用來種菜就足夠了,其餘用來發電,這樣海南的夏天也可以種植蔬菜,大棚的技術是來自嘉義大學與冠東生技,上海方面則是提供太陽能技術,如此一來可以成功結合清潔能源利用與生產一體化。

  汪致重強調,海南種植的蔬菜在冬、春可供應給上海與北京,未來夏天則是可以自給自足,全年生產週期配套完成後,將可發展高效率的農業,海南也不必從外地來運入蔬菜,節省運輸費用;在水果供應方面問題,未來可以節省下來的種植蔬菜用土地,去大面積種植果樹,他會邀請台南的專業果農來技術合作,種植蓮霧、芭樂、檸檬等。

  汪致重表示,海南的兩岸農業合作,主要資金是來自大陸,台灣方面則是提供技術與一定的資金,如今示範計劃完成,有了成果,意義是相當深遠的,第一是可以節省土地,第二是台灣的農業技術與大陸市場的融合,20多年前,台灣農業專家就開始交流,做的很辛苦,可惜因為很多因素,大部分沒有成功,台灣的好技術因此沒有得到發揚,關鍵在於,農業技術的智慧財產權問題要解決,現在海南示範基地的成功,不僅可以提高農業收益,重要的是使得台灣的農業先進技術具有市場價值,智財權得到保障,這樣才能真正保障兩岸資源優勢互補,土地充分利用,兩岸的農業合作才能真正發展起來,他認為成功的機率是蠻高的。

  汪致重說,未來,台南後壁的稻米種植經驗也可學習,透過大米品種改良的方式,台灣稻米可以做到一年三次收成,他認為,這個技術在大陸應該也能用。

  汪致重說,在2畝的示範基地計劃經驗後,下一步要拓展到浙江、上海、吉林、長春、西藏與新疆,一年內能做到的面積達3000畝以上到1萬畝;吉林與長春部分,希望改良現在鹽鹼地的利用方式,如果能做到大規模種菜,那就可以省下土地去種糧;西藏與新疆則是種植蔬菜讓當地自給自足。

  汪致重說,在此擴大的計劃中,兩岸仍然要繼續進行農業合作,由台灣專家組成的海南示範計劃技術服務班子,繼續在擴大計劃中扮演主要力量,即使這些種植技術與肥料未來國產化時,台灣專家也會一起擁有成果,因為台灣的農業技術是受到智財權保障的。

  汪致重多次來台進行農業交流,去年6月申請入台自由行時,台“移民署”以訪台行程與申報不符拒絕,並禁止來台自由行3年、商務行1年。

  汪致重說,他現在親自來台灣雖然遇到了阻礙,但並不妨礙他所推動的兩岸農業合作交流,過去他訪台5次,認識了很多台灣的農業朋友,他一時不能到台灣,但是這些朋友到大陸都去找他,目前正在討論上海與台灣的合作計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