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高育仁語中評:兩岸目標是一個中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0-05 00:09:37  


高育仁對兩岸的未來有高度期許。(中評社 林淑玲攝)
 
  高育仁指出,他主張,相互承認重疊的主權,相互尊重分立的治權,本來兩個治權就存在,不然怎麼簽ECFA與那些協議?互不否認是非常消極的。

  高育仁說,兩岸解決了主權、治權問題,他希望兩岸要有一個緩衝期,應該要訂一個和平中程協議,五十年、八十年、一百年都沒關係,在大家共同享有一個中國主權、大家尊重分立的治權的前提下,維持現狀,目標當然是邁向一個中國,一個中國就是一個主權,五十年過渡期的政治關係,就是這樣的關係。

  高育仁說,這個基礎就是兩岸要接受共同史觀,從1911年開始,中華民族創造走向民主共和,已經102年了,是現在互相否定的“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創造的,兩邊對這102年的歷史都有很大貢獻,在這共同史觀下,共享主權。所以“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不能互相排斥與否定,他這是個人主張,所以不是兩邊談過,也不是馬英九當局的看法,更不是大陸方面的看法。

  高育仁表示,在兩岸簽訂中程和平協議後,就要來解決台灣的涉外事務,怎麼樣要一步一步滿足台灣進入國際社會的願望,台灣不要去講共同參與國際組織,大陸哪有參加國際組織的問題,講共同參與是不符合事實,大陸需要你去承認他的主權嗎?其實台灣不承認也無所謂,講互不承認是可笑的,是台灣在需要涉外事務一步一步的放寬,這要務實面對。

  高育仁說,另外怎麼樣去防止兩岸發生誤會,所以要有互信機制的建立,兩岸很多的措施不要故意去對衝,釣魚台與南海問題都不要故意去衝,至少兩岸領導人有熱線,為什麼不能見面的問題也要解決。

  高育仁說,最後就是怎麼樣簽訂一個兩岸的和平架構,這五十年都要去做這些事情,他相信,五十年後,我們兩岸的子孫絕對夠聰明去發展中國特色解決模式,現在我們不必急著決定,為什麼現在要去講德國模式?兩岸自然發展,中國人的模式是最有智慧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