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正確認識我國經濟發展大勢
http://www.CRNTT.com   2023-09-06 12:33:45


  中評社北京9月6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今年以來,在複雜嚴峻的外部環境下,我國國民經濟持續恢復、總體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雖然當前經濟運行面臨新的困難挑戰,但我國經濟具有巨大的發展韌性和潛力,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發展仍然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黨的二十大報告作出“我國發展面臨新的戰略機遇”的重大判斷,同時強調“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我們能否把握新的戰略機遇,有效應對錯綜複雜的風險挑戰,牢牢掌握發展的主動權,根本上取決於能否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我們要正確認識我國經濟發展大勢,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我國經濟總體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

  今年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更好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一季度實現良好開局,二季度延續恢復態勢,7月份持續穩定恢復。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5%,明顯快於去年全年3%的經濟增速,也明顯快於世界主要發達經濟體的經濟增速。

  消費恢復向好,投資結構持續優化。今年以來,經濟社會全面恢復常態化運行,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我國消費恢復向好。1—7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7.3%,服務消費增長較快、文化娛樂消費持續擴大、網上零售繼續保持活躍。固定資產投資規模繼續擴大,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較快。1—7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3.4%,其中基礎設施、製造業投資分別增長6.8%和5.7%,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1.5%。

  產業升級穩步推進,服務業恢復加快。今年以來,三次產業持續恢復,發展基礎得到鞏固。農業生產保持穩定,夏糧生產實現豐收。工業生產延續恢復態勢,1—7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8%,綠色轉型成效顯現,新能源相關產業發展向好,新能源汽車、光伏電池等產品較快增長,對上下遊行業的帶動也在增強。服務業較快增長,1—7月份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8.3%,住宿和餐飲業、交通運輸等接觸型、聚集型服務業增速回升明顯。

  貿易結構持續優化。我國積極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貿易結構優化,貨物進出口規模總體平穩,貿易順差保持在較高水平。1—7月份,附加值較高的一般貿易進出口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上升到65.4%,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6.7%,占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52.9%;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同比增長7.4%,快於全部進出口增速。

  就業民生得到有力保障。隨著經濟恢復向好,穩就業政策持續顯效,就業形勢逐步改善。上半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678萬人,同比增加24萬人;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5.3%。居民收入較快增長,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72元,扣除價格因素後實際增長5.8%,明顯快於去年全年增速。

  在當前世界經濟復甦乏力、全球通脹水平依然較高、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緊縮外溢效應突出等複雜嚴峻的外部環境下,我國經濟增速在主要經濟體中保持領先,彰顯出我國經濟發展的強大韌性。同時要看到,當前經濟運行面臨新的困難挑戰,主要是國內需求不足,一些企業經營困難,重點領域風險隱患較多,外部環境複雜嚴峻。這當中,既有周期性因素、也有結構性因素,既有發展性障礙、也有體制性障礙,既有供給側動因、也有需求側動因,既有國內風險、也有國際風險。但從長遠和大勢看,我國經濟具有巨大的發展韌性和潛力,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我國發展面臨新的戰略機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