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傅立民:美切香腸和台身份政治或致台海對抗
http://www.CRNTT.com   2022-03-02 00:13:21


 

  傅立民表示,中國對於北約的理解也與俄羅斯一樣,北約曾被正確地描繪為純防禦同盟,但後來在塞爾維亞、科索沃、阿富汗、利比亞的一系列行動,都不是防禦性的行動。在這點上,中俄也走到一起。

  另一方面,傅立民認為,中方強烈支持捍衛主權,反對干涉內政,所以中國也面臨困境:普京靠展示武力來進行“脅迫性外交”,中方也明顯感到不適。中國從來沒有承認科索沃從塞爾維亞分離,也不承認克里米亞從烏克蘭分離。

  傅立民分析,現在說烏克蘭危機會是怎樣結果,對台灣意味著什麼,還為時過早。如果由動武支持的“脅迫性外交”能夠成功地產生一個可談判的調整,則中國可能將之視為一種模式來解決台灣問題。如果不能產生談判,則將更確認北京的感覺:在台灣問題上沒有通向和平解決方案的道路,將來某個時候動武就成為必要。

  傅立民指出,美方經常討論軍事可靠性,覺得如果不在軍事上做出迴應,美國的信用就遭受損害,但某種程度上,美國在進行軍事迴應時失去的是外交信用,考慮美國“切香腸行動”以及在伊拉克等地的軍事行動,在北京看來美國完全不具外交信用。所以雙方非常難以想出如何重新設計出關於台灣問題的過渡辦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