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響應新需求 開拓新空間
http://www.CRNTT.com   2022-02-23 12:34:14


  中評社北京2月23日電/據人民日報報道,廣闊的市場空間孕育著巨大的需求,技術的不斷進步也積蓄著升級的動力。企業瞄准需求,升級供給,就能源源不斷地創造新機會、開拓新空間。

  佛跳墻、花膠雞、梅菜扣肉……虎年新春,花樣繁多的預制菜登上了不少家庭的年夜飯餐桌。有數據顯示,2022全國“網上年貨節”期間,預制菜銷售額同比增長45.9%。

  與預制菜類似,近年來還有不少“默默無聞”的老行業頗為意外地“走紅”:音箱行業歷史上百年,智能音箱這兩年一躍成為潮流單品、“網紅”家電;叉車業早已有之,裝上智能化“大腦”、電動化“心臟”後,智能電動叉車一下抓住物流業高效綠色轉型新需求,廣受市場青睞,銷量屢創新高。

  這些事實再次證明,市場經濟中沒有所謂“夕陽產業”。只要敏銳發現、及時響應、有效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中不斷湧現的新需求,傳統產業同樣大有作為。預制菜“走紅”,恰是因為其捕捉和滿足了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不少家庭更傾向在家吃飯、親自下廚。可烹飪這件事,既花費時間,也考驗廚藝。這時,種類多、味道佳、省時省力的預制菜就很有針對性地解決了市場痛點,迎來了市場新空間。

  需求的不斷升級,為企業提供了更多機會。產業鏈供應鏈水平的穩步提升,則為企業響應需求、拓展市場帶來了更大可能。

  仍以預制菜為例。以往,我們在食品標準化工業化生產上的能力有限,速食產品多局限在方便面、速凍水餃等品類。近年來,得益於保鮮、殺菌等技術的逐步成熟,佛跳墻、花膠雞等原料豐富、工藝複雜的“大菜”也得以延長保鮮時間。此外,冷鏈物流業的網絡規模更大、運輸質量更高,也使預制菜得以搭乘方便快捷、成本適宜的冷鏈車走進千家萬戶,從而讓產品的覆蓋半徑大為延長、市場空間大幅拓展。

  通過綜合運用語音識別、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智能音箱的功能更豐富、操作更便捷、使用體驗更新穎;得益於鋁電池和人工智能的發展,無人駕駛叉車擁有了向電動化、智能化升級的契機;抗紫外線運動面料的成功研製,讓衣物可以同時具備防曬、透氣、降溫等功能,深受戶外運動愛好者歡迎;深入應用物聯網技術,適用肩頸、腰部等的小型按摩器可通過實時收集分析數據,實現定制按摩、老少皆宜……在新一輪科技變革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的當下,材料、零部件、成品、軟件等任何環節的技術進步,都可能為企業響應需求、創新產品帶來新契機。

  總而言之,在中國經濟這片浩瀚的大海中,廣闊的市場空間孕育著巨大的需求,技術的不斷進步也積蓄著升級的動力。企業瞄准需求,升級供給,就能源源不斷地創造新機會、開拓新空間。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