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所謂“中美脫鈎”是政治炒作而非靈丹妙藥
http://www.CRNTT.com   2020-06-13 00:29:12


  中評社北京6月13日電/網評:所謂“中美脫鈎”是政治炒作而非靈丹妙藥

  來源:中國網  作者:董少鵬(《證券日報》副總編、人大重陽高級研究員)

  “中美脫鈎論”最早來源於美國智庫,2018年甫一出爐就引起中國一些學者的焦慮。2020年1月初,美國一家智庫將“中美技術脫鈎”列為2020年全球十大風險第二位。

  人們把美國竭盡全力封鎖華為看作“中美技術脫鈎”的標誌性事件。根據美國《2019財年國防授權法案》,特朗普當局禁止美國聯邦機構購買華為、中興、海能達通信、海康威視和大華科技的相關設備和服務。美國方面已將超過100個中國企業和機構列為“出口管制實體清單”。

  除了“技術脫鈎”,還有“貿易脫鈎”“經濟脫鈎”等說法。在認識到所謂“脫鈎”很難做到之後,最近又有人提出“經濟上美國與中國脫鈎,思想上中國人與美國脫鈎”的概念。

  其實,在全球化背景下,即使相對封閉的國家,也做不到與世界脫鈎,只是存在鈎得緊一點還是鬆一點而已。客觀而言,即使沒有外交關係的國家(儘管數量不多)也難以做到相互“脫鈎”。而中美兩國作為全球第一大和第二大經濟體,不可能做到相互隔離,更不可能不做生意。目前美方一些人之所以打出“脫鈎”這張牌,是其自認為是強者,要利用強者優勢施壓,逼迫弱者答應其要求。

  顯而易見的是,確有一些人過度誇大了美方的“脫鈎”牌,認為一旦“脫鈎”中國就會失去很多。甚至有人臆測“脫鈎”後中國將失去創新動力、甚至會立即落後三五十年。這實在是無稽之談。第一,中國科技研發與美國相比當然存在很大差距,但是,高科技保持活力必須靠“用起來”,而不是“鎖起來”。任何科技成果長期不給某一個特定國家使用,都是不可持續的。第二,中國有能力、有潛力、有底氣趕超,壓力越大越能激發趕超動力。歷史已經證明,一個國家長期獨享某一項高科技成果是不可能做到的。第三,不管先進的科技成果來自哪個國家,都需要其他國家的配套,都需要其他國家的市場,長期自拉自唱也是不可能的。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