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這場戰疫充分體現出中國是數字醫療引領者
http://www.CRNTT.com   2020-04-05 09:04:55


2月17日,遠程會診結束後,兩地專家相互鼓勵。當日,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遠程醫學中心利用“互聯網+醫療健康”平台,對湖北省襄陽市職業技術學院附屬醫院新冠肺炎病例進行遠程會診。新華社
  中評社香港4月5日電/冒著惹惱同胞的風險,我建議美國暫停指責中國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沒有及時披露信息。從1月底開始,中國在疫情中的正確做法就應該成為西方的“斯普特尼克時刻”(原意是指美國人意識到在空間競賽中已經落後於蘇聯人的時刻——本網注)。

  美國經濟學家戴維•戈德曼4月3日在香港亞洲時報網站發表文章說,在我即將出版的新書《你將被同化:中國式改造世界的計劃》中,我談到了中國想成為數字醫療領域世界第一強國的雄心,這一領域或許是21世紀最大的經濟趨勢。

  中國最大規模地應用公共衛生領域的信息技術,并將其與常規公共衛生措施結合起來,包括對潛在的病毒攜帶者進行定位跟蹤,識別可能的感染節點,對14億人口中很大一部分人的生命體征持續進行監測,以及使用智能手機應用軟件來管理個體隔離。新冠肺炎疫情給了中國展示自己能力的機會,其結果令人震驚——以至於歐洲各大制藥公司都有意加入中國引領的這一醫療領域新潮流。

  中國之所以能够調集如此多的數字資源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是因為過去十年裡它在醫療領域的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其他信息技術資源方面投入了大量資金,包括將健康檔案數字化、利用智能手機附件來讀取生命體征和做心電圖、通過智能手機應用程序將這些生命體征實時傳輸到雲端、大規模進行基因測序,以及將人工智能應用於醫學診斷和藥物研發。

  中國的數據科學家將現有的大量衛生信息與來自智能手機的定位數據和新冠病毒檢測結果結合起來,在一個14億人口的國家中將識別風險精確到了個人。新冠病毒的檢測結果經常不准確,但如果醫療部門收到大量樣本,獲得關於體溫、心率和血氧水平的實時信息,他們就可以更准確地解讀這些信息。

  中國的舉措并不是“宣傳攻勢”,而是技術模式的轉變。一些世界最大制藥公司指出,中國在公共衛生方面的成就是切切實實的。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