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19日電/近日,由吉林大學中國國有經濟研究中心主辦的“新冠疫情下的國有企業責任擔當與數字化轉型”線上高端論壇舉行。與會專家學者充分肯定,國有企業在抗擊疫情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中的重要作用與責任擔當,並從疫情給國資國企改革與發展提出的新要求出發,聚焦疫情結束後國有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促進數字經濟發展。
國有企業在疫情防控中發揮了主力軍和頂梁柱作用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學術委員會副主任陳文玲表示,疫情發生後,廣大國有企業在大災大難面前發揮了頂梁柱作用,有家國情懷,使命擔當,有速度,有力量,有組織,發揮了協作協同精神,不愧是國家的主力軍,也是中國力量的代表。長江商學院大企業治理與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李錦認為,中央企業在疫情防控中彰顯了四方面特點,一是忠於國家,敢於擔當;二是迅速行動,八方協同;三是舍小家,為大家;四是頑強拼搏。體現出支撐能力、引領力、帶動力、協同能力、應對能力、抗險能力等六種能力。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張輝明指出,國有企業在疫情防控和危機治理中,有規模、有隊伍、有統領整合能力、有執行力,體現出其具有很強的抗風險能力和控制力、影響力;表現在對全社會的資源調度,從而在應對危機當中,無論是從醫院建設或者其他抗“疫”產品的生產、增產、轉產,還是整個交通運輸體系的保障等方面,體現出國有企業的核心能力,特別值得讚揚。國有企業的突出表現深層次來看是由於國有經濟自身的文化底蘊,所體現的公共利益和公共目標。
上海國有資本運營研究院院長羅新宇認為,國有企業在疫情防控中的表現可以概況為三個“最”:最強的聯動、最快的反應、最大的擔當。中國大連高級經理學院劉曉軍認為,國有企業在疫情防控中的整體表現,體現出豪邁的政治勇氣和責任擔當,充分證明我國制度的優越性。吉林大學中國國有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政教授說,疫情暴發後,以中央企業為代表的國有企業積極主動快速行動、勇於承擔危難險重責任,全力抗擊疫情的同時帶頭有序復工複產,幫扶中小企業渡過難關,發揮了“突擊隊”、“壓艙石”和“頂梁柱”的作用,充分體現了國有企業的制度優勢,彰顯了中國力量和中國速度,為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雙勝利提供強大支撐和保障。國有企業主要在三個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一是抗“疫”基礎設施的建設者和醫療物資保障者;二是能源、通信、糧油、公共交通運輸等基礎產品和服務的供給者;三是復工複產和經濟恢復的帶動者。
疫情對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提出更高要求
陳文玲表示,這次疫情也為我們提供了思考的空間。國有企業有優勢,也有劣勢。民營企業的市場適應能力、利潤創造能力、商業模式創新能力、創新思維能力都值得國有企業學習。一方面,要通過深化改革把國有企業既有的優勢發揮出來,盤活已經積累起來的巨大優質存量資源;另一方面,國有經濟和民營經濟都是國家整體實力和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把國有經濟和民營經濟的優勢都充分發揮出來,形成中國獨特的,國家現代治理能力和運營能力。國有企業在這次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面向未來,新的答卷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更為重要。李政認為,抗擊疫情給國企改革與創新發展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與啟示。如,國有企業和國有資本應該加快在民生領域布局和發揮更大作用,應該在做強做優的前提下做大,改革的方向是通過提高治理效能提高效率,改革的關鍵是通過制度創新增強其科技創新力;公立醫療機構不宜過度市場化和民營化,而是要保持一定的規模和數量,保持必要的公益性。
羅新宇指出,在疫情防控過程中,國有企業在戰略性物資保障、應急機制和產業布局等方面也暴露出一些漏洞和短板,需要通過改革加以改進和補齊。一是在組織層面建立國資國企“一盤棋”應急防控體系;二是在機制層面形成國資國企“全過程”相應機制;三是在保障層面建立應對突發事件的長效保障機制;四是在布局層面加快推進國有資本布局和結構調整優化升級,特別是在民生和戰略性產業領域。中國企業改革發展研究會高級研究員劉秉君認為,疫情下,國有企業家和民營企業家都必須提升六大思維:只有樹立責任思維,方可彰顯在疫情中的大使命;只有樹立過程思維,方可認清疫情變化的大規律;只有樹立底線思維,方可找到渡過危局的好方法;只有樹立創新思維,方可抓住市場的新需求;只有樹立機遇思維,方可看清疫情之後的大機會;只有樹立戰略思維,方可謀定企業發展的大思路。
疫情下國有企業要有新使命新擔當新作為
陳文玲指出,對於國有企業而言,並不是疫情控制住就盡到了責任,還要充分認識這次危機,順勢而變、順勢而為,把握主動權,化危為機。為此,要進行逆周期調節,創造出新的商業模式,提高快速響應市場的能力,關注新型基建投資領域的機遇,還要有新型的思維方式,繼續做經濟發展的引擎和排頭兵。李錦認為,當前維護產業鏈和供應鏈安全穩定十分重要和必要。國有企業帶動上下游企業復工複產既是一場中國產業鏈保衛戰和國際供應鏈保衛戰,更是一場關係國家地位與命運的經濟保衛戰。國有企業要在維護我國產業鏈安全穩定方面發揮帶頭作用、支撐作用、快速修復作用和協調作用;同時還要注重開發新的產業鏈。李政表示,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國有企業在穩定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方面的責任和任務將更加突出,工作重心將回歸到深化改革和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上來。後疫情時代,國有企業還要有新使命、新擔當、新作為、新發展,特別要在維護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安全穩定、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加強關鍵核心技術和重要共性技術研發創新、加快數字化轉型並引領數字經濟發展、公共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和民營企業協同創新發展等方面做出新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