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華府觀察:朝鮮核爆 美中韓聯手去核更緊迫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1-08 00:24:36


 
  中美在朝鮮半島無核化的大方向和總目標上是一致的,但達成目標的具體步驟和優先順序卻有不同。在美國看來,中國發揮更大作用就是加大對朝鮮的制裁力度,但制裁在國際危機處理中真能起到作用嗎?已經有大量的實證給出了否定的回答。中國當然希望朝鮮半島和平穩定,朝鮮政權若驟然崩塌,其引發的難民潮和可能的核武器失控,對中國及區域國家將構成直接的巨大威脅。

  從地緣戰略的角度考慮,中國目前還難以放棄朝鮮這個緩衝器,尤其是在美國加緊實施“亞太再平衡”戰略之時,這種不安感會更強烈。朝鮮一核試,美國首先想到的是安撫韓國和日本,而不是先想著如何與中國協調立場,尋求對策,多少已經反映出兩國在對待朝鮮的戰略利益上有所不同。美中兩個大國要想在朝核問題上協調一致,必須對各自與朝鮮半島有關的戰略利益進行“再保證”。

  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賴斯6日與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會面,討論朝鮮第四次核試驗後的應對之策。克里也正打算與中國外長王毅通話。如果此時奧巴馬與習近平之間能就朝核問題有一次熱線交談,一定能給國際社會發出正面的信號。

  美國智庫“外交關係理事會”朝鮮問題專家施奈德(Scott Snyder)指出,朝鮮的第四次核試驗可能成為國際社會集體應對共同安全挑戰意願的真正試金石,但美國和國際社會面臨的複雜挑戰在於如何給這個孤立的國家施加代價,又不會製造一個全球熱點和不穩蔓延的新前沿。朝鮮危機的升級有可能打開困難的地緣政治、人道災難和軍事挑戰的“潘朵拉盒子”。延遲處理這些挑戰又會導致朝鮮半島問題變得更加複雜,將來解決的代價更大。

  施奈德分析,朝鮮核試驗可能是美中韓前所未有地一致反對朝鮮發展核武器的意外結果,金正恩可能是為了表達其去年12月中旬向北京和首爾示好卻同時失敗的受挫感而進行示威,卻令他逃避國際社會更多的反對變得更加困難。他強調,美國、韓國、中國在給朝鮮發展核武器的叛逆行為施加切實的代價方面有共同利益,這三個國家能否就此達成一致,是朝鮮第四次核試驗能否成為“遊戲改變”轉折點的關鍵。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