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李翌鵬:政治談判即邁向統一?北京並不天真
http://www.CRNTT.com   2013-10-05 00:18:39


葛來儀現場解釋“美國在兩岸政治對話上不持立場” 中評社記者 余東暉攝
 
  葛來儀說,美國因素或許會在兩岸政治對話中起作用,比如馬英九擔心,兩岸軍事互信談判可能會影響台灣從美國軍購的能力;如果北京能夠說服台北,進行兩岸軍事互信談判,台灣可繼續軍購,這種對話或有可能。她認為,美國在兩岸關係中所起作用和對台灣政策影響是一個複雜得多的問題,鼓勵兩岸政治對話不會是也不應是美國做的事情,因為有其它問題更重要,北京應當讓台灣人民在安全上更安心。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副院長李翌鵬在現場和接受中評社記者採訪時回應,兩岸政治對話確實是複雜的問題,兩岸很多政治難題是結構性的,不是通過幾場對話,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甚至期待兩岸因此就邁向統一。他說:“北京沒那麼天真”,北京的看法是清醒的,並不排除哪怕展開了政治對話,兩岸關係仍有可能倒退的風險。不過北京覺得,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到今天,不能無所作為,必須做點什麼;也正是因為台灣方面現在比較消極,大陸方面就要積極一點,為兩岸政治對話創造環境氛圍;這也是北京積極推動兩岸民間政治對話的考慮。他說,外界不應將北京推動政治對話解讀為北京越來越沒有耐心,北京將“和平統一”改為“和平發展”,表明北京很有耐心。

  會後接受中評社記者專訪時,李翌鵬表示,過去中美關係因為台灣問題產生紛爭,特別是敏感性、症結性的問題過去被擱置,現在需要著手處理,包括中方在對台軍售問題上提出一些建議,美方應當認真思考。他表示,台灣問題目前的緊迫性下降了,但敏感性和重要性並沒有下降,美國過去經常採取模糊策略、兩面手法,但經過大陸、台灣、美國三方博弈,有些事情已經很清晰,包括美國希望維持台海現狀與和平的想法越來越明朗,因此中國外長王毅才會說台灣問題現在“處於可控狀態之內”。

  李翌鵬指出,軍售不是軍事問題,而是政治問題。軍售如何延續?美國什麼時候賣?賣什麼?賣多少?這是美國需要傳遞政治信號時才做的事情。在軍事意義上,中國大陸對此其實並不太在意,大陸更關心的是,美國賣武器是想傳遞什麼樣的政治信號。他說,美方說軍售是為了支持台灣增強自我防衛能力,支持台灣人民的生活方式,但在大陸看來這牽扯到美國長期以來的對台戰略。北京希望解決的不僅是具體的某種武器,而是在政治上就此達成一定的互信,現在到了需要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尤其是在中美試圖構建新型大國關係的今天。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