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譯:敵友難辨 中美感觀彼此矛盾重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15 00:35:35  


 
  文章特別指出,一個讓人驚訝的差異是:94%的中國意見領袖對美國有好感,但只有60%的普通民眾有這樣的好感。
 
  文章作者稱,中國普通民眾間更強的民族主義或許可以解釋這一差異。加州大學黑斯廷斯法學院院長吳華揚還指出,中國意見領袖更廣泛地接觸美國也是原因之一。喬治華盛頓大學的數據專家傑里米‧吳(Jeremy Wu)提出另外的見解:中國意見領袖中男性更多、受教育程度更高、信教程度更低、職業更多元、中共黨員更多、月收入也更多,雖然“民族主義”是一個原因,但人口統計學範疇上的不同也能造成這些差異。

  該調查還發現,55%的美國人對中國有好感,這一數據遠遠高於蓋洛普民調或者ABC/華盛頓郵報2012年發起的民調,後兩項民調分別顯示出42%和37%的美國人對中國有好感。那麼,到底為什麼會存在如此大的差異呢?傑里米‧吳(Jeremy Wu)認為民調進行的方式和採樣差異是一個明顯的原因。

  雖然白宮對華政策在過去幾屆政府中基本反映出兩黨的共識,但美國廣播公司的調查顯示,共和黨的對華態度並沒有民主黨的那樣好。同時,自我定義為共和黨的人和保守派人士中,對中國持負面看法的比例更高。但具諷刺意味的是,中國似乎更喜歡共和黨執政。

  文章最後稱,綜合起來這到底說明了什麼?一個簡單、初步的結論是,中美兩國把彼此定位於朋友和敵人之間。即使在雙方都在尋求更廣泛合作的同時,他們似乎也因對方而感到不滿。

  這能歸咎於美國把崛起的中國當做主要的挑戰者嗎?或者,歸咎於“中國在‘偷走’美國的就業機會、並違反貿易規則”這樣的觀念嗎?文章並沒有找到答案。但重要的是,如果中美兩國希望保持並改善21世紀最重要的雙邊關係,那麼兩國首先需要相互理解。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