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俄國抗議迷失方向 俄羅斯不會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07 11:38:59  


宣佈勝選后,普京擁抱梅德韋傑夫
  前些天,我收到了尤利婭(Yulia)發來的一條熱情洋溢的短信息。尤利婭20多歲,是一家大型投資公司的公關經理。她在短信里說:“科斯佳,這兒正在搞一個熱鬧的集會!”她與其他人手輓手,以一種象徵姿態環繞在莫斯科市中心。可象徵著什麼呢?
 
  追蹤社會潮流的民調機構Sreda對抗議者的價值觀進行了抽樣調查。在受訪者最為看重的東西中,處於前三位的是家庭、自由和公正。正因為如此,莫斯科的反對派集會才會展現出一種不同尋常的友善氣氛和同志情誼。我上一次有這樣的感覺是在1990-91年間的反共產主義和平抗議活動中。與其說這是一場政治運動,不如說是一場廣泛的公民運動,美國學者萊昂•阿倫(Leon Aron)曾把它與上世紀60年代的美國民權運動相提並論,一點不錯。
 
  對所有擔心俄羅斯會陷入混亂的人來說,這是一種樂觀的跡象。我從不認為俄羅斯會出現利比亞或是敘利亞那樣的局面。我的祖國並不像阿拉伯世界那樣,因嚴重的宗教和部落矛盾而承受痛苦。在這片土地上也沒有數千萬心灰意冷的失業青年,為了改善自身命運可以隨時採取任何行動。不僅如此,在俄羅斯,我們沒有忘記(即便只是潛意識里記得)20世紀的慘痛教訓:政治敵對雙方對於暴力都有一種出於本能的恐懼。當局在與反對派力量打交道時,保持了相當程度的剋制。再對照一下鄰國白俄羅斯的情況:該國總統亞歷山大•盧卡申科(Alexander Lukashenko)幾乎是通過“鏟除”的方式消滅了政治異見。
 
  當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重返克林姆林宮後(截至發稿時,普京已贏得俄羅斯總統大選——譯者註),將會發生哪些事呢?預測哪些事不會發生要更容易一些。時光不會倒流到2007年,那時,俄羅斯在普京的領導下實現了前所未有的經濟增長,普京個人也贏得了大部分俄羅斯民眾(包括如今走向街頭抗議其政策的許多民眾)的支持,擁戴他為所有俄羅斯人的領袖。我們在過去3個月中所見證的,以及今後將以不同形式繼續見證的,是一個典型的備受合法性危機困擾的政權。要避免這些問題,普京和他的團隊必須意識到,時代已經發生了變化,日益高漲的抗議活動既不是大城市中產階級百無聊賴的消遣,也不是外國勢力(你可以理解為美國)的蓄意陰謀。最近,我們發現一些俄羅斯執政官員(包括即將離任的總統德米特裡•梅德韋傑夫(Dmitry Medvedev))試圖接觸抗議活動。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