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南非德班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五次會晤。這是與會領導人集體合影。 |
中評社香港3月29日電/印度商務路線網3月27日載文《對中國過於疑神疑鬼》,摘要如下:
自從習近平成為中國國家主席後,可以從兩方面看待中國。首先,國家政策的連續性並不會因人事變動而改變,在領導層組織極其嚴密的中國更是如此。但從另一個層面看,可以說中國領導層換屆也是一種世代演進,幾乎總是會鼓勵“傾向變革者”採取更有力的行動,因為時光流逝會使人們的思維距離重大歷史事件漸行漸遠。
舉個簡單例子,中國新任國防部長常萬全1968年參軍。那時,中印邊界衝突已過去6年之久。這並非意味著常對印度的看法注定不同於前任。但不可否認的是他處理對印防務的手法,將完全受到書面材料而非對衝突切身體會的影響。
這同樣適用於中國新一代最高領導人。他們的世界觀更有可能取決於冷戰結束以來瞬息萬變的國際政壇格局,而不是二戰後發生的各種事件。這意味著在當今的北京看來,在亞洲範圍內,印度的存在已不再是最終導致1962年中印實力較量的那種高於一切的問題。
對中國人而言,目前更為重要的是經濟關係,對印關係只是事關亞洲和世界全局的問題之一。這或許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解釋習近平主席日前的談話,他表示中印邊界問題是“歷史遺留的複雜問題,解決起來並不容易”。但他建議兩國“堅持友好協商”,這樣“最終能夠找到公平合理和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辦法”。重要的是,他以同樣寬廣的胸襟呼籲“扎實推進”各領域交流合作,“把中印關係提高到新水平”。
我們可以安心期待北京將重視這種雙邊主題。印度總理辛格也將以類似態度投桃報李。這是因為該是新德里從傳統思維中自我解放的時候了,不要再臆想中國潛伏在各處伺機從政治上和軍事上孤立印度。對於試圖從經濟上受益於中國“探戈”的新德里來說,前方將是一條艱難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