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公開環境污染信息,沒什麼大不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2-28 12:09:11  


  據《中國國土資源報》報道,中國地質科學院實施的國土資源大調查計劃項目,《華北平原地下水污染調查評價》已通過專家評審。成果顯示,華北平原淺層地下水綜合質量整體較差,且污染較為嚴重,直接可以飲用的-類地下水僅占22.2%。

  儘管現在還不能看到全部調查信息,但從報道披露的一些數據來看,污染的情況比較嚴重。正因如此,這些數據早公布,肯定比晚公布更有價值。調查報告分析了地下水水質影響因素和污染來源,並按照風險高低劃分了地區,如實發布這些信息,會讓公眾認清目前嚴峻的環境形勢,有利於凝聚環保共識,進而做出相應的公共政策調整。

  最近,公眾要求環境信息公開的訴求不少,遺憾的是,尚未得到相關部門的充分尊重。比如,有律師致函國土資源部,申請公開全國200個城市地下水水質監測的詳細結果,還未得到明確答覆;有律師向環保部申請公開全國土壤污染狀況信息,環保部則以“國家秘密”為由拒絕。

  其實,這些關乎民眾切身利益的環境信息,理當盡可能地公開。2007年國務院公布《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就明確,對於“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切身利益的”政府信息都應該公開。2007年,當時的環保總局在自己公布的《環境信息公開辦法(試行)》中,也明確“環境統計和環境調查信息”應當向社會主動公開。無論是地下水污染信息,還是土壤污染情況,當然都是關乎公民“切身利益”的信息,有什麼理由不公開?

  有專家分析,相關部門不公布的原因之一,可能是污染的情況比較嚴重,害怕引發社會恐慌心理。但無論公布或不公布,污染都在那裡。如果沒有科學明確的數據,各種謠言滋生,同樣會引發恐慌,相反,弄清真相,才有可能從根本上消除各種質疑,共同尋找治理的路徑。在這方面,空氣污染數據的公開,可為鏡鑒。

  前兩年,輿論一直在呼籲公布PM2.5數據,當時有關部門也是顧慮重重。去年2月29日,國務院一錘定音,批准通過新修訂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新增了PM2.5的監測指標,要求當年就在京津冀等重點區域開展監測,並逐步在全國各地推廣。PM2.5正式公布近一年來,公眾的環保意識有明顯提升,為出台有關產業升級、提高排放標準的政策奠定了民意基礎,並沒有產生什麼恐慌。春節期間多地煙花燃放減少,某種程度也是污染數據實時發布的“功勞”。

  真相是解決環保問題的第一步,沒有真相,就難有共識;沒有共識,就難有行動。任何的諱疾忌醫,只會養癰遺患,錯失改變的良機。在環保這個關乎生命健康、關乎子孫後代的嚴肅問題上,政府部門與民眾之間應有互信。而共同擔當的前提,就是及時透明地發布各種環境信息。(時間:2月28日 來源:新京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