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譯:歐元危機驅動 歐洲再次自我改造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9-21 01:10:33  


 
  在這場歐元危機中,歐洲得到的教訓是:如果一個國家它不夠精明、不夠創新、不夠透明以及不夠靈活,全球金融市場則會變得相當苛刻。同時,這些品質還被轉化為——財政責任、推進商業競爭力的政策、誠實的經濟數據以及對人民需求的民主化響應。

  而歐元危機卻在這些領域揭示出了歐洲,尤其是那些債台高築的國家如希臘、西班牙及意大利的弱點。眼前的這項計劃則著眼於讓歐元區所有的17成員國一道來重組出更為有力的信譽,而不只是簡單地請那些表現糟糕的成員國離開。

  歐洲委員會主席若澤.曼努埃爾.巴羅佐(José Manuel Barroso)對該計劃作出了自己貢獻並出台了自己的提議,他希望歐元區能夠組建一個銀行聯盟。巴羅佐的目標是為歐洲的6000家銀行施加更為有力的金融規章,並且對銀行存款提供更為廣泛的擔保。而實際上,此舉意味著那些富有的銀行以及那些稍為遜色的銀行將承擔更多的共同風險,同時更多的金融自律也會因此而產生。

  歐洲依舊還擁有著不少的底牌。據2011年一份調查,世界上最具競爭力的30個城市,有11個在歐洲,並由倫敦、巴黎、法蘭克福與蘇黎世領銜,而美國則擁有十個這樣的城市。

  雖然如此,歐盟仍然須要找到一條可以讓歐洲更好地融合,同時又能避免增加太多中央集權的道路。世界上沒有任何另外的地方正在經歷著如歐洲這般巨大的管治變革與主權共享,而在網絡時代習慣輕點鼠標的資本市場則要求如此,對頂尖人才吸引更是要求如此。

  不過無論如何,就算是面對著這些現代的訴求,而且無論權力得以如何分配,政府的管治仍舊必須仰賴於例如審慎及靈活這樣的古典美德。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