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譯:開放或封閉 選舉凸顯法國新分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04 01:16:21  


對待開放與全球化的不同態度,正在把法國人彼此區分開來
  中評社香港5月4日電(記者 單寧編譯報道)在4月22日舉行的法國總統選舉第一輪投票中,社會主義候選人奧朗德與保守派現任總統薩科齊一起擠進了第二輪投票。然而民調在幾個月前就對此結果有過預測,所以這並沒有什麼好值得驚訝的。不過,薩科齊此番成為了法國第一個在首輪投票中名列第二的在任總統,而且還很有可能將成為一個無法連任的總統,這倒是有些令人感到驚奇。

  本次法國總統選舉,高達80%的投票率顯示了法國人民想通過選票來傳遞信息的強烈意願,以及他們對民主力量的信念。當下陰郁的經濟氣候並沒有使得法國民眾變得冷漠,或者讓他們感到國家的政權已經失控到一種,用民主的方式來表達自己都已變得沒有意義的地步。

  而且出現如此之高的參與度並不是理所當然,這場選舉並沒有特別能夠令公眾感到激動的候選人,同時以歐洲整體而言,也不是一場技術官僚將政策制定嚴格限制住的選舉。

  就此,卡塔爾半島電視台網站刊文指出,最終,這次法國總統選舉給人們上的真正一課則是,今天法國政治所遭到的割裂,已無關乎左右或者貧富,事關開放與封閉的經濟議題才是真正的主角。

  一方面,薩科齊、奧朗德以及中間候選人白魯全都相信,即便須要付出一定的代價,法國依舊是一個能夠從開放與全球化中受益的國家,而且法國也注定要踏上尋求歐洲一體化的征程。
  
  但在另一方面,勒龐的國民陣線、梅朗雄的左翼陣線以及爭吵不休的一眾來自極左或者主權主義右派的候選人則代表了“不,法國”(la France du non)。正是這些選民在2005年拒絕了歐洲憲法,同時還相信未來法國的關鍵在於重塑主權。支持上述候選人的選民中,有三分之一的人曾表示,他們覺得他們的國家以及國家身份都已經丟失了。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