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法國總統候選人對華政策解讀 奧朗德“懼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19 10:10:31  


  中評社北京4月19日電/本次大選中,外國議題的熱度,德國問題自然排第一位,其次就是中國。對主要候選人來說,中國的重要性不是表現在對內選舉的公開政綱中,而是深深潛伏在他們未來執政的戰略意圖中。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在大選前夕,沒有一個法國總統候選人的政綱裡用完整章節闡述中法關係或是法美關係。這是因為,歐盟以外的外交政策並不是法國選民關注的主要議題。但是本次大選中,外國議題的熱度,德國問題自然排第一位,其次就是中國。

  法國有媒體用“世界的新主人”來形容中國。因此,當候選人談到經濟和全球化問題時,必然提及中國,觀點也各不相同。

  對主要候選人來說,中國的重要性不是表現在對內選舉的公開政綱中,而是深深潛伏在他們未來執政的戰略意圖中。大體上,中法關係的三大敏感議題是:法中貿易,人民幣匯率,人權。

  現任總統薩科齊的“和華”策略

  薩科齊所屬的執政黨“人民運動聯盟”自1995年上台後,已連續執政17年。

  這17年裡,中國發生了遠超世界想象的變化,薩科齊本人也經歷了2008年的外交風波,所以在對華政策的歷史經驗積累上,已經很成熟。

  雖然在法中貿易、人民幣匯率和人權三大議題上中法分歧巨大,但薩科齊陣營的立場並不是強硬對抗式的。他們很清楚,法國沒有足夠實力迫使中國讓步,相反,中國巨大的國內市場還能幫他們解決法國出口偏弱的態勢。比如,目前中國高速增長的奢侈品和酒類市場,已經促進了法國本土就業。

  所以,薩科齊陣營更注重與中國的協商和溝通。除了在公開電視辯論中批評主要對手、法國社會黨的奧朗德把法國外貿逆差歸罪於中國是錯的,即使是該黨的黨內會議上,也幾乎沒有人批評中國,反倒有人批評說:“奧朗德從未到過中國,怎麼能當法國總統呢?”

  在薩科齊陣營看來,中國是朋友而不是敵手,法國人應當學習中國人勤奮工作的精神,積極與中國政府協商,通過擴大對華出口來削減貿易逆差,同時分享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好處。

  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薩科齊也相當婉轉地表達了與批評者不同的意見,以協商而不是抨擊為策略。

  至於人權問題,無論公開新聞發布會還是黨內研討會,《青年參考》特約記者從未聽他們提到過,他們似乎把這個敏感話題從中法對話的主要議題清單上取消了。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爭取中國經援以對抗歐債危機外,薩科齊陣營還積極吸引中國對法國本土的產業投資。在該黨內部經濟研討會上,主要成員們把中國投資法國的成功案例當作政績來宣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