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時報:朝鮮半島變局必須審慎因應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2-20 11:33:40  


  中評社台北12月20日電/中國時報20日發表社論說,根據朝鮮官方媒體傳出的訊息,身體狀況一直不佳的領導人金正日已於日前去世。這個突發的事件,不僅打亂了朝鮮既定的接班步調,隨後而來的權力爭奪,不僅將增加南北朝鮮衝突的風險,更會引發列強的介入,朝鮮半島六十年來停戰的穩定狀態,恐將出現新的不確定性。

  社論稱,金氏父子統治朝鮮六十餘年。在權力位階上,金正恩目前擔任勞動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副委員長,但還沒有升到權力排名第二位的國防委員會副委員長的位置,表示他的接班人身分並沒有獲得廣泛的認同。有人認為,仿傚金日成一九九七年去世後的成例,朝鮮將進入三年悼喪期,金正恩必須要在這三年內鞏固領導。

  社論說,目前朝鮮的經濟困窘、國際孤立,在在都需要權力高度集中、有大魄力的領導人,才能大刀闊斧的改革。金日成與金正日的晚年,都曾試圖啟動改革,但阻力都太大,稍加嘗試就退回到原來的窠臼。現在金正恩應付權力鬥爭都自顧不暇,更遑論改革了,朝鮮的情況只會越來越糟,下一次飢荒與天災,將進一步挑戰金正恩。

  可預見,東北亞情勢也將面臨钜大的衝擊。首先在權力爭奪過程中,一旦國內不穩,金正恩很可能對韓國挑起爭端,用以鞏固權力,轉移國內民眾視線,過去朝鮮向來有“邊緣外交”的傳統,但以小小金的能耐,他很難像其父祖一樣,分寸拿捏的如此恰當,稍有不慎,很可能引發全面衝突,把美國、日本與中國等強權捲入,演出二次韓戰的噩夢。

  其次,權力鬥爭常常會讓不同派系援引國內外的支持,朝鮮的不同勢力很可能會援引國際強權的力量介入。目前圍繞朝鮮的五個主要國家當中,韓國與日本追隨美國,俄羅斯心有餘力不足,真正重要的是美國與中國。美國日前才剛剛恢復與朝鮮的接觸,雙方從糧食援助談判開始,但是金正日死訊宣布後,美國已立即停止一切接觸,重新評估。

  社論說,華府盤算中的最佳狀況,當然是朝鮮不要內爆,也不要外爆,如果讓韓國來統一朝鮮,並不見得好,因為勢必引發日本與中國的反對,而讓朝鮮內爆崩潰,流民四散,需要太多兵力進駐;最好在轉變過程中,仿效緬甸,向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求援,由美國來主導變化的方向與速度。

  但北京最擔心的也是這個狀況:讓美國力量直逼到鴨綠江邊。朝鮮的權力繼承,一直是北京注意的。任何朝鮮權力鬥爭都會注意北京方面“關愛的眼神”,沒有北京的支持,任何領導人都難以久居其位。

  社論說,不諱言說,面對此一變局,相關各國能夠做的實在有限,列強最好要有自我克制的共識,別去胡亂干預,等待朝鮮自己解決繼承問題。畢竟外界能掌握的朝鮮情況實在太少,妄自介入,只會引爆不必要的危機,朝鮮自己的問題已經夠多了,外界最好不要節外生枝。台灣更該要審慎因應,畢竟朝鮮半島的變局,通常也會牽動台海的穩定。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