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公益慈善組織努力探索“透明慈善”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28 14:51:01  


  中評社北京8月28日電/中國公益慈善組織2011年遭遇了信任危機,但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成為慈善組織提升透明度的一個轉機。記者在2012中國(寧夏)黃河善谷慈善博覽會期間採訪多家公益慈善組織了解到,公益慈善組織正更加努力探索“慈善透明”的方式,提升慈善組織的公信力。

  據新華社報道,根據中民慈善捐助信息中心的綜合計算,2011年,中國社會捐贈總量共計約845億元,同比減少187億元。

  透明和高效是慈善組織能夠獲取更多社會支持和捐贈資源的基礎。專家認為,2011年捐款總額的減少除了受客觀因素影響外,民眾對慈善組織信任度的下降是不可忽視的因素。

  “但我從來不排斥大家對慈善組織的質疑甚至是斥責,反而這會給慈善組織營造一個社會監督的環境,對其做到公開、透明是一種很好的鞭策。”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副秘書長陶鳴說。

  事實上,民眾對慈善組織信任度的下降,對許多公益慈善組織而言,都是一種震動。中國紅十字會於去年8月1日開通捐贈信息發佈平台,“曬”出首個陽光賬本外,很多公益慈善組織也都在加強自身慈善信息透明化建設。

  以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為例,信任危機雖然並沒有影響到基金會的捐款額,但基金會仍在原先的資金管理和賬目公開方式上做了改進。現在,基金會除了每月將捐款額和支出賬目及時披露外,還會定期或不定期與部分捐贈企業或個人以及下屬專項基金進行賬目核對。

  “我們儘量細化每一筆公開的賬目,有些甚至細化到各項成本,比如組織一次夏令營活動,包括學生火車票、保險、門票等費用都會公佈上網。”陶鳴說。

  公信力是公益慈善組織的生命力,公益慈善組織“曬”賬本不僅是重建公信力的途徑,也是對捐助方捐贈行為的尊重。

  記者採訪了解到,去年以來,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也把外界給慈善組織的壓力化為動力,不斷完善信息透明機制,讓捐助方把錢花得“明明白白”。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綜合辦公室副主任南靜說,今年5月份,基金會把前兩年的捐款額和支出情況都發佈到了網上,這樣不僅捐助方可以了解善款的流向,也方便大眾監督,此舉實現了基金會的慈善信息從“被動查詢”到“主動公開”的轉變。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