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經濟減速 工資水平不降反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16 11:36:56  


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中)週末在四川省成都市與當地工人會面。
  中評社北京7月16日電/儘管中國經濟大幅減速,其工資水平仍在迅速上升,很多企業遇到招工難。這表明勞動力市場出現了結構性短缺,或將有助於中國在政治穩定的前提下適應較慢的經濟增速,同時增加消費者對外國商品的需求。

  華爾街日報中文網消息,作為勞動力市場從緊的反映,據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上半年城鎮居民工資性收入同比名義增長13.0%,外出務工勞動力月均收入同比增長14.9%。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一季度對91個城市的調查發現,勞動力需求大於供給的缺口創下紀錄新高。這意味著失業率很低。

  中國勞動力市場供求關係從緊和美國歐洲令人堪憂的失業率形成鮮明對比,同時也有助於解釋為什麼北京不急於推出類似2009年實施的大規模刺激計劃。

  2009年時,國際貿易崩潰,迫使沿海地區工廠大規模裁員,同時多達2,000萬農民工湧回內陸農村老家。對社會動蕩的擔心促使政府大舉投資高速鐵路、公路等項目以支撐經濟增長。

  到目前為止,全球經濟放緩的程度遠不及世界經濟陷入衰退的2009年。中國國家統計局發言人盛來運說,上半年城鎮新增就業崗位是600萬左右,農民工就業數量也有所增長。

  不過,工資上漲也會帶來風險。中國工資增長的起點非常低,但速度非常快。按照目前的速度,到2015年民營製造業的工資水平將是2011年的兩倍,到2017年將達到三倍。這會削弱製造業競爭力,同時影響在中國前期經濟增長中發揮關鍵作用的出口。

  事實上,波士頓咨詢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計算後發現,在考慮到生產率的差異後,今年中國的工資水平可能將超過墨西哥。

  向工資水平更高的階段轉型、使服務業產值和國內消費發揮更大作用的過程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包括加強銀行、電信等關鍵服務業部門的競爭在內,一系列艱難的政策決定還沒有做出。要做出其中某些決定,就必須與國有企業和地方政府等強大的利益集團產生衝突。這一過程將持續數年,而不是幾個月的時間。

  轉型結果對於中國經濟迅速變化過程中的贏家和輸家都將產生後果。工資的上漲在開始令中國商品喪失國際競爭力的同時,應該也會提高中國對消費品的進口需求。到目前為止,中國經濟高增長的主要受益者是鐵礦石資源豐富的澳大利亞等大宗商品出口國,以及德國這類先進機械製造國。在將來,美國和歐洲的高端消費品生產企業可以從中享受更多好處。

  國內出現的種種變化也有利於中國。人口學家說,中國的勞動力規模已趨於穩定,到2015年左右將開始收縮,從而加劇企業對勞動者的爭奪。

  中國致力於大幅提高最低工資標準,使雇主不得不給擁有更高技能的工人加薪。北京還提高了離職補償金標準,這會使用人單位只有在業務嚴重下滑時才選擇裁員。

  在以往,高增長是為每年數百萬新增年輕勞動者創造就業崗位的必要條件。過去30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均增長率約為10%。如今在中國尋求更側重於服務業增長之際,湧入就業市場的年輕勞動者卻在枯竭。

  這有助於解釋,為什麼在2012年二季度中國GDP增長率降至7.6%、較2007年二季度14.8%的高點幾乎減半之際,卻鮮有裁員的報道。也正因為如此,中國領導人看起來對經濟增長的放緩更加樂觀。資深官方研究人員陳東琪說,中國的潛在增長率已經下降。他還說,7%至8%是經濟增長率的新常態。

  中國官方公布的一季度末失業率為4.1%,但該數據僅涵蓋城鎮勞動者,普遍認為不可靠。6月份美國失業率為8.2%,2012年一季度工資同比僅增1.7%。在歐元區,5月份的失業率觸及11.1%,為歐元問世以來最高水平。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