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外媒悲觀議中國經濟“失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15 16:28:33  


  中評社北京5月15日電/“四月並沒有讓中國經濟看到春天”,“疲軟數據澆滅中國經濟增長希望”、“中國經濟將面臨十年以來最慢的增長”……近日世界媒體對中國經濟的預期瀰漫著各種悲觀說法。引發這股風潮的是中國近日公佈的一系列經濟數據。其中,中國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了8.1%,這一成績在全球範圍內相當亮麗,也高於中國自己定下的7.5%全年經濟增長目標,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它是2009年春天以來最小的經濟增幅”。

  據環球時報報道,這些數據都是中國經濟真實的側面,然而面對外界的複雜議論,復旦大學教授孫立堅對《環球時報》說,唱空中國的聲音越大,對中國經濟發展的警醒告誡越強,但他表示堅信中國經濟中存在的問題“絕不會像這些人所鼓吹的那樣嚴重”。

  “四月沒有讓中國經濟看到春天” 

  “中國因素”成為解讀14日國際經濟新聞的重要關鍵詞之一。

  據美聯社14日報道,紐約的國際油價週一跌到每桶95美元以下,在紐約商品交易所的電子交易中,基準原油下跌1.33美元,每桶為94.80美元。美聯社稱,油價下跌是因為投資者擔心中國經濟——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經濟放緩速度比預期的還要快。

  同日下跌的還有歐洲股市。路透社報道稱,由於對中國經濟放緩的擔憂以及希臘政治僵局,歐洲股市盤中下跌至四個月低點,FTSEurofirst300指數下跌多達2.1%至1001.47點,法國CAC-40指數下跌2.4%,德國DAX指數下跌2.2%。路透社說,“中國令全球經濟風險升高。” 

  新一輪議論是對中國最新經濟數據的直接反應。中國11日發佈一系列被外電形容為“令人失望的經濟數據”,包括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以及零售額數據、進出口額等之後,中國央行於12日晚間宣佈下調存款準備金率。

  英國《金融時報》14日說,在最近公佈的一系列數據中,最令人震驚的是,4月中國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3%,這是3年來最疲弱的數據,而且遠低於3月11.9%的同比增幅。《華爾街日報》對這一數據的解讀是:它反映出中國經濟增長的三大引擎──投資、消費和出口的普遍疲弱。法國《費加羅報》稱,中國工業增速放緩,新增貸款發放額創3年內新低,這表明北京抑制經濟過熱的行動已產生效果,但經濟硬著陸威脅增大,中國政府必須避免因此帶來更大社會代價。

  《愛爾蘭時報》說:“四月並沒有讓中國經濟看到春天,中國工業產出數據低於預期,零售業銷售減弱,固定資產增長乏力,貿易數據疲軟,這些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描繪出一幅悲觀景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