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評論壇:美華裔智庫對台擔憂何在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1-20 00:16:17


USC退休教授、中美論壇社社長 張文基(中評社記者 宋楷文攝)
 
  USC退休教授、中美論壇社社長張文基:大陸決策者應該認清台灣現實,拋棄包裹。 

  張文基說,如眾所預料,團結的民進黨大敗軍心渙散的國民黨,蔡英文在 2016年的台灣領導人選舉中大勝,民進黨在“立法院”的席次首次過半, 超過 60%,泛綠總席次達到65%, 泛藍慘敗。 這個現實無疑將對兩岸關係,東亞穩定及中美關係帶來新的變數。 在這裡討論蔡英文所將面臨的艱巨挑戰,並從國際大勢,中美關係的現狀分析大陸的可能應對。“ 如果大陸決策者認清台灣現實,拋棄包裹,改變行之有年的懷柔讓利政策,在關鍵時刻採取必要措施,兩岸局勢可能峰迴路轉,所以我認為2016年對於大陸而言是機遇大於挑戰! 

  蔡英文和民進黨正沐浴在勝利的喜悅中,這與8年前的馬英九和國民黨當時的心態何其相似,然而,蔡英文所將面對的終極挑戰是在今後試圖邁向全民領袖的路途上,不要重蹈馬英九的覆轍,讓老百姓失望而被拋棄。從時間的緊迫性看具體的挑戰是:

  1. 如何在“九二共識”這個有關一個中國的問題與大陸達成諒解? 這個問題如果沒有很快處理好將對蔡政權和兩岸局勢造成立即的打擊! 

  2. 如何在軍事及安全領域和美日合作而避免陷入“以中國為敵”的陷井中? 具體的考驗是蔡政府會否繼續馬政府的東海和南海政策? 

  3. 如何改善中下層百姓和 20到30歲年輕人的收入和對未來的展望? 具體的觀察點是如何平衡對大陸、美日及世界其他地區的貿易和投資政策。 

  蔡英文的最大政治包袱就是揮之不去的“台獨”標籤。 這次選舉充分的顯示“台灣意識”已成為主流民意,然而這與“改國號,立新憲”的台獨訴求還是不同的。 這次選舉和2014年的台北市長選舉清晰的展示中間選民和年輕世代擺脫統獨思維和傳統藍綠糾葛的傾向。 事實上島內最大的共識是保持現狀,而保持現狀的最好手段是利用“中華民國”這個招牌和憲法。 雖然蔡屢次表明將以“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建立具有一致性、可預測性、可持續的兩岸關係,而習馬會的舉行也表明大陸接受台灣在“中華民國體制”下的兩岸治權分裂的現實,然而,要大陸接受蔡政權,蔡必須表達走向最終統一的承諾。 現在是蔡英文政治資本最高的時候也是她勇敢做出重要一步的最好時機。 

  關於國民黨的未來,過去多年的發展清晰的說明國民黨已經墮落成一個拋棄建黨理想的政黨,一個鬆散的沒有戰鬥力的利益結合體,一個沒有具有視野,風骨和擔當的領袖的政黨。 這次選舉和2014年九合一選舉的失敗導致國民黨失去絕大多數的政治資源,許多黨內的投機分子和地方勢力無利可圖之下必將離去或投靠民進黨。國民黨的再次分裂和泛藍力量的重組是可以預期的,而洪秀柱可能在這個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如果重組順利成功,一個有理想,有戰鬥力的政黨也許能對台灣做更大的貢獻。 在關鍵的時刻歷史永遠是少數人所領導開創的!
 
  國際大勢和美國的抉擇,兩岸關係和中國統一取決於三個因素:國際大環境,中國的號召力和台灣的小環境。 2011年11月美國奧巴馬總統宣示亞太再平衡戰略,開始在經濟、外交和軍事領域威懾牽制中國,自然不樂見佔據第一島鏈重要位置的台灣和大陸太過親近。 然而,由於美國對自身根本利益的混淆,導致戰略定位的不清,造成中東及西亞局勢的迅速惡化:美俄、土俄、沙特-伊朗,敘利亞-伊斯蘭國,石油戰爭等衝突加深。 2016年將是這個區域權力轉折的關鍵年,也是美俄博弈加劇的一年。 開年以來全球股市的劇跌就是對世局不安的反應。 對中東產油區的控制是過去40年維繫美國全球霸權的關鍵之一,美國怎能放棄? 因此,在2016年她必將無力在東亞及南海和中國攤牌。 而日本安倍政權雖然有心但還沒有足夠力量直接介入兩岸關係,根本改變台灣的現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