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年金融危機後,美國民眾的投資心理從以前的“過分樂觀”變成了現在的“過分小心” |
中評社紐約6月18日電(記者 余遙編譯報道)在美國經濟歷史上,2013年6月6日是個特別的日子,當天美聯儲公布了美國家庭的財富收入積累值,該數值達到了70萬億美元,這要比07-09年金融危機之前的家庭財富積累值還要高。以現狀看,美國股票市場情況正在轉好,而且房市也在逐步恢復元氣,似乎這一切表明美國民眾將在不久重拾其失去的財富。如果真是這樣,我們是否應該期待:消費者信心恢復後,他們將用消費進一步刺激美國經濟發展?在這些假設成為現實以前,最好美國民眾還是不要期望過高比較好。
美國華盛頓郵報6月17日刊出文章,原題目為“美國家庭財富雖然積累數量驚人,但該財富難以轉變成消費”,文章作者為該報專欄作家薩米爾森,其主要內容如下:
儘管美國家庭財富積累值已經恢復到了高位,但這並意味著經濟學所說的“財富效應”會給經濟注入新的活力。在經濟學中,“財富效應”籠統上指:當家庭收入增加後,家庭成員會使用可以支配的財富投資在股票或者房地產市場,這會刺激整個經濟進一步發展。
確實,在金融危機前,財富效應給美國經濟發展注入了巨額資金。美聯儲的一項研究表明:從01到05年,由於美國家庭對房產市場非常樂觀,這使得民眾對房產市場淨投資額增加了7000億美元。不過在08年金融危機後,美國民眾的投資心理已經完全轉變了:從以前的“過分樂觀”變成了現在的“過分小心”,這意味著財富積累並沒有帶動消費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