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黨內大老有怨言  籲請馬英九清君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25 16:52:24  


  中評社台北8月25日電/最新一期《新新聞》報道,馬政府執政三年來,滿意度低迷,尤其與中南部民眾互動更見落差,可能因其用人同質性高,用人的圈子範圍太小,令馬英九無法瞭解基層的想法,導致許多策略一推出,就被部分人士指為凸槌,與其用人不無關係。 

  一位國民黨人士表示,馬政府的作風,如果你沒有跟馬或其親信認識,大概難望升官。細數連“總統府”內的文官,也可以講出他們跟高層的連帶性。這是馬政府最致命的危機。這種作風,在文官體系是半公開的秘密,沒關係的公務員士氣難免低落。馬英九本身被認為是不沾鍋,但如果過於相信親信,等於縱容身邊的人耍些小動作,都是對馬相當不利。 

  一位民進黨前朝的官員說,縱然陳水扁有萬般不是,但他敢於用自己不認識的人,也有用不認識人的能力。他出身外商公司,跟陳水扁沒有見過面,也不認識,陳水扁循著金融專業內的風評,就找他入閣,雖然過程中也有些不愉快,但陳水扁用人的果敢,是他無法忘記的事。這位金融界的前朝“閣員”也說,目前透過一些同行的說法,馬政府的用人是圈子過於狹小。 

  黨內大老有怨言 

  馬英九對於用人受外界質疑,除了施政無法受到認同之外,引起了藍營大老的怨言,也是這次藍營分裂的導火線之一。瞭解馬英九個性的人指出,馬英九雖不是一個工於心計的人,但他是很容易記恨的人,祇要稍有不順其意,臉色立變。 

  宋楚瑜和親民黨的人都說得很白,他們對於馬英九旁邊的人,非常不高興,有次還在政論節目裡公開地說,如果“立委”選後,馬英九身邊還有“姓金”的人,合作就免談。其實,宋等人指的這位人士,長期以來也是最被批評的地方。 

  不祇宋楚瑜,黨內其他大老也對馬英九祇相信親信的做法不滿,有人覺得他的親信在處理事情上,對長輩的禮數稍嫌不足。某黨內大老舉例指出,二○○八年選後曾私下跟“內閣”人士推荐某位人士出任“內閣”部會的副手,結果就接到不給面子的電話,講話口氣也不太好,難免讓人覺得很不舒服。 

  在扁朝一度有人建議清君側。陳水扁在後半任期還讓馬永成等愛將離開“總統府”,為何馬英九不能做到廣泛聽取意見、用人範圍大一點?清君側三個字容易,但如果馬英九沒有改變用人的態度,有可能清了這裡的君側,又來了那裡的君側,更難理清! 

  而接近核心人士則為眾所指的金溥聰抱屈,他們認為很多事情金是幫馬扮黑臉的角色,替馬背很多黑鍋,完全怪金溥聰並不公平。而有些大老級的事,不管合不合理,馬不能輕易得罪,也祇有靠金溥聰去面對。 

  金扮黑臉背黑鍋 

  這幾天電視台叩應節目談論清君側,把矛頭指向金溥聰一人。金溥聰也許是決策核心人士,但一些不是核心人士的作為,也是引起民怨的原因之一,更不應該將這些民怨全部冠在金的頭上。 

  有人舉例說,例如黨祕書長廖了以,從“內政部長”到“總統府”祕書長,再到黨祕書長,一路走來,過程迭有爭議,作風被指官僚瑣碎,頂多是“總統府”內的總管,像這樣的人,為何還可以官位一換再換,馬英九為何未稍做處理?可能原因祇是因為馬英九認識他。 

  決策圈子過小,同質性又高,導致馬英九的領導和決策都欠缺廣度和深度,馬英九到南部基層,發自內心的話,常常就透露這種決策盲點,要農民“為何不早說?我不是來了嗎?”無形中把選票都送給了對手。事實上,馬英九如果祇靠一個人,並不會引發那麼多的不滿,除了金先生外,其實在幕僚群中,反而缺乏像金先生那般敢於承擔的人選,絕大部分用的是乖乖牌,也難怪馬英九每在被指凸槌時,都沒有人可以立即展開危機處理及做應有的消毒工作。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