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合晚報:選民心中的“藍尺”和“綠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9-08 14:32:02  


  中評社台北9月8日電/天下雜誌最新完成的“縣市長滿意度調查”,讓本來就已選情緊繃的政壇,更添驚濤駭浪。25縣市長表現的前6名,全部由民進黨籍囊括;國民黨執政縣市的滿意度則大幅下滑,連過去的“票房保證”如台中市長胡志強和苗栗縣長劉政鴻,都重摔到“後段班”去了。簡單說,藍消綠長,十分明顯。

  聯合晚報社論指出,五都選舉,藍營意想不到地發生北部吃緊的情況以來,本來就已充滿危機感。近來各種告急的言論滿天飛,有些甚至不惜“危言聳聽”以求挽救選情,例如“藍營若輸了首都就2012不保”等等。距投票日還有兩個半月,已經開始打“告急牌”,現在又加上民調效應發酵。未來這段時間,可想見台灣將進入“危機總動員”狀態,藍綠對峙的肉搏戰每天都免不了。

  政治人物對任何事物的判斷都依據“非藍即綠”準則,可能認為選民也是如此。但事實顯然不是這樣。台灣社會雖無時無刻都籠罩在藍綠對立的氣氛中,但選民卻自主性很高,在必須判斷是非或衡量利害得失的關鍵,未必一概堅持心中的“藍尺”或“綠尺”。劉政鴻重傷於大埔事件,胡志強受挫於治安問題,都是明顯的例子。

  同樣的道理,有些議題會影響政黨的整體形象,進而影響選民的投票傾向,政黨領導者不要誤以為必有基本盤可倚恃。國民黨推動簽署ECFA,綠營硬要掛上“傾中賣台”的大帽子也沒用。但另方面,近來一連串經濟開發與環保的爭議、司法改革保守不前、賦稅與產業政策被批評為劫貧濟富…等事件,讓社運團體不滿,改革呼聲蓄勢待發,吳敦義的“庶民經濟”說也破功。這種形勢對藍營執政的形象有很大的殺傷力。執政黨雖往往享有在任優勢,但也可能正因為執政掌權而變成箭靶,國民黨對此情勢不能不警覺。

  有人可能誤以為,只要拿著“綠尺”去抨擊花博,怎麼說怎麼有理;拿著“藍尺”進攻“反ECFA”,怎樣都無往不利。但選民自有選民的判斷力,各個政黨應誠實反省自己的著力點和失利處!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