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0月3日電/日昨“行政院長”賴清德與“全國工業總會”代表座談,工總與會代表除了針對當前的環保政策提出建言外,也特別要求政府協助企業解決土地、水、電、人力、人才等“五缺”問題,道出了企業在台灣投資經營所面臨的艱難處境。
大華網路報今天發表社評說,要解決“五缺”問題並不難,只要有“好政府”,制定出“好政策”,開創台灣投資經營與安居樂業的“好環境”,這“五缺”問題立即迎刃而解。不幸的是當前台灣最缺乏的就是“好政府”、“好政策”與“好環境”。
首先,就“好政府”而言,自從2016年5月民進黨執政後,由於堅持“台獨”意識型態,導致兩岸關係邁向戰爭危險邊緣;由於政治鬥爭國民黨,造成台灣朝野關係破裂,“立法院”總是吵吵鬧鬧,無法理性辯論政策;由於反核電的神主牌,廢核四廠,逐步關閉核一、二、三廠,致使台灣陷入供電不穩定狀態。
試想如果民進黨政府走中道理性的路線,做一個“好政府”,推動“好政策”,台灣就不會面臨現在的困境,包括:推動兩岸和平發展,承認“九二共識”,那兩岸關係就不會走到如此緊張狀態;如果對待國民黨是採取諒解與和解,而不是鬥爭與消滅的心態,朝野之間就不會鬧到這步田地;如果能夠以專業態度來看待核電,台灣也不會走向缺電危機!
其次,就“好環境”而言,台灣需要一個和平穩定的發展環境,人民才敢消費、企業才敢投資、勞工才有工作、政府才有稅收。然而,自從民進黨執政後,由於兩岸關係緊張,大環境不好,造成人民不敢消費、企業不敢投資、年輕人缺乏工作機會。
除此之外,民進黨推動的年金改革制度,也使得人民消費意願大幅減少,儲蓄率大幅上升台灣的超額儲蓄率已達2兆餘元新台幣。消費佔台灣的“國民生產毛額”(GDP) 超過六成,人民不敢消費,經濟很難有大幅成長。
再就投資而言,沒有安全、安定的投資“好環境”,企業是不可能前來台灣投資的,尤其是可以在當地長期發展的“新創投資”(Greenfield Investment)更不可能。近幾年來,不論是外資或是內資的投資,主要集中在較短線的股市及房地產,而不是在較長期的“新創投資”,其主要因素就是在於台灣沒有“好環境”,導致企業不敢在台灣長期投資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