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王金平質詢:兩岸一家親是最大公約數
http://www.CRNTT.com   2018-03-30 17:28:27


藍委王金平。(中評社 張嘉文攝)
  中評社台北3月30日電(記者 張嘉文)今天是“行政院長”賴清德在“立法院”本會期接受總質詢的最後一天,前“立法院院長”、國民黨不分區“立委”王金平照例安排在最後一個質詢。同前幾次一樣,王並未直接質詢,而是對賴提出建言。王說,他與台灣各階層廣泛交換意見,大多數人認為,“兩岸一家親”有可能是當前兩岸關係下,較可被接受的最大公約數。

  王金平是以“實事求是、解放思想 為生民立命,為萬世開太平”為題,對賴清德提出建言,並提出書面質詢稿。王的建言中有很大篇幅在談兩岸關係,他表示,台灣應該往何處去?他認為只要不受制於“我執”的意識形態,侷限於既有的框架,也不要簡化為或統或獨的選擇題。以全球情勢、兩岸實力,實事求是面對真相為基礎,不受限於既有的思維,解放思想,思考各種可能,才有機會,以最低的代價,最可行的方案,確保台灣人民最大的利益。

  王金平說,遺憾的是,現況下,追求獨立的朋友很焦慮,認為再不賭一把、衝一下,未來獨立的機會不大。期待統一的朋友也很憂心,若是放任獨立的言行持續渲染之下,台灣前途難測。双方已因極度焦慮憂心,逐漸呈現脫序的言行,社會正在加深對立、持續割裂中。

  而不受統獨侷限的多數人,面對兩岸差距繼續擴大,大陸對台灣的壓力和吸力也持續增加,憂心台灣的優勢不再。如今兩岸冷對抗,更是兩岸和平穩定的變數,更加深台灣人民的憂慮。

  王金平表示,他當然清楚,統獨、藍綠、世代、族群糾葛紛爭下的台灣,難有一錘定音,大家都滿意的兩岸政策。但他與台灣各階層廣泛交換意見,大多數人認為,“兩岸一家親”,有可能是當前兩岸關係下,較可被接受的最大公約數。
  
  “兩岸一家親”的主張,遭受民進黨基本支持者的反彈,但2018年2月底台灣民意基金會的民調卻顯示,雖有33.4%不贊成,但有51.7%逾半數的民眾贊成,且取得跨年齡層、跨省籍的多數支持。其中獲得35–60歲之間,中壯年齡層絕大多數的贊同。 

  王金平提到,上次總質詢,他指出:“我們都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與大陸之間有相同血緣、言語、宗教、文化。做人要慎終追遠,我們不會因為政治原因而不認祖歸宗。認祖歸宗讓我們減少彼此間的歧異,放大彼此的同,縮小相互的異,衝突對立自然會大大的降低。有利於朝野的和諧,社會的團結”、“血緣認宗是兩岸的臍帶,中華文化是兩岸交流融合的橋樑”。

  王金平強調,若不侷限於黨派之見,“兩岸一家親”的主張,和他的“認宗愛台、漢魂台魄”的理念,似乎可打破當前兩岸困局,找到可發展的方向、可實踐的道路。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