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港3成建築事務所 收2成“帶路”沿線業務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8-30 10:57:21


香港建築師學會戚務誠(圖片來源:文匯報)
  中評社北京8月30日電/180名粵港兩地服務業代表齊聚“粵港服務業交流會”,就粵港服務業攜手“走出去”發展海外市場積極分享各自成功經驗。

  記者獲悉,長期以來,廣東通過與香港合作,引進了大量資金、技術、接入了國際市場,特別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香港在會計、法律、金融、建築等專業領域將“超級聯繫人”的角色一一做到實處。是日,香港建築師學會戚務誠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香港有30%的建築事務所已經憑藉專業服務優勢,成功開闢了20%的東南亞市場大建築項目。他續說,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基建設施先行。如今,建築行業也迎來巨大的市場機遇,呼籲粵港攜手強強合作,力拓“帶路”商機。

  戚務誠告訴記者,香港共有183間建築事務所,70%屬於內地的中小企業規模,超過500人規模的建築事務所,放眼全港也只有一兩家。然而,在過去20年,已經有逾30%的建築事務所已經成功收攬海外業務,包括內地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戚務誠透露,近年,因為“帶路”帶來的新機遇,越來越多的香港建築事務所以及內地建築業同行都在加緊布局海外市場。在此新契機下,戚務誠呼籲粵港攜手,強強合作共拓“帶路”巨大商機。

  對此,戚務誠細數了香港建築業三大優勢。其一,香港在專業制度方面與西方很多國家接軌;其二,香港建築業能夠提供一條龍服務。對此他結合自己的行業經驗補充表示,內地以設計為龍頭的總承包試點企業,在前期一些項目策劃、定位、資金運作、風險控制,特別是涉及成本控制方面還需要不斷完善發展。而香港在招標、施工、維修管理等服務環節都積累了相當的海外專業經驗。其三,香港建築業擁有的國際視野和審美,了解西方教育思維,在語言優勢的加持下利於海外工作的快速磨合和展開。

  記者獲悉,內地與香港建築業過去多年以來,不斷交流合作。早期,對於行業內的職業道德培訓方面,不斷借鑒香港經驗。如今,內地建築行業也開始執行“建築師終身負責制”,隨著在這些細節方面的不斷完善,行業發展日新月異。對此,戚務誠期望,可以有更多平台推薦更多內地建築師與香港建築事務所合作,以公司聯營、聯名的合作方式,或以是兩地專才形式的互通,亦或者是股份合作等形式展開強強聯手的形式。提出這樣建議,戚務誠告訴記者,在主動擁抱“帶路”機遇中,目前內地與香港已經擁有成功合作的走出去案例。如今,“帶路”國家還將繼續加大基建設備、建築項目。

  (來源:文匯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