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宋學文語中評:台灣加入區域組織應務實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4-03 00:28:19


台灣中正大學位於嘉義縣民雄鄉。(中評社 趙家麟攝)
 
  國際情勢的改變,各國都會去調整政策,這是可以理解的,但台灣有許多人會問,為何中國大陸不在一開始就對台灣有更大的信心,給台灣參與更多的國際空間。但中國的擔心,主要在於“台灣參與國際空間就是搞台獨”的觀點;然而,以此觀點讓台灣 都不可在國際有任何的身分地位,這是很難的。

  以釣魚台事件為例,台灣馬上在國際事件裡扮演重要角色,至少在釣魚台事件上,是美日中台四邊問題。看再南海問題,除了中國、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文萊之外,印尼也提出南海影響到200海浬經濟海域,印度有航道問題、日本則提出石油運輸線經過南海,澳洲則說不缺席,台灣在南海有太平島。

  他認為,當國際事件一一引爆時,台灣的地位,就會被想要節制中國的一方,拿來介入、利用、結盟,台灣會永遠的被隔離在國際社會、國際組織、國際空間嗎?除非台灣變成香港,成了一個中國特別行政區,中國有辦法約制,否則,對台政策是該務實一點做調整?因為,這類狀況未來問題還會更多。

  宋學文表示,他在2008年就說,中國推APEC要審慎,學術界有一種“雙向動員理論”,用在兩岸關係來看,當中國透過經濟力量先經後政、先易後難來對台灣時,可能美、日也同時動員經貿或其他力量來與台灣結盟。

  因為,台灣涉了美、日亞太戰略部署,也涉及客觀、務實的經貿的交通、電信等;所以,當中國在台灣加碼時,美、日不會視為是兩岸之間的家務事。

  宋學文說,目前已經沒有人談台灣問題會不會國際化,因為台灣問題早已國際化,而且,使用的名詞也是各自依自己的主觀來選用。有些國家用的是“兩岸問題”,不說是台灣問題,民進黨則用用更具主權意涵的“台灣議題”,對有些深綠的來看,台灣不是問題,有問題的是對岸,但從北京來看,則是台灣有問題。

  在此情況下,台灣在“一帶一路”的契機、如何不被邊緣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