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上海是世界級城市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05 00:24:39  


5月2日,工作人員在世博園區內行走。新華社
  中評社香港5月5日電(記者 蘇麗閑編譯報道)舉世矚目的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本月正式登場。在為期達半年的會期內,預計將可吸引高達七千萬遊客入園參觀。中外輿論認為,上海世博會既是中國展示軟實力的新舞台,也是上海提升其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重要機遇,在上海迎來這重要時刻之際,英文《中國日報》4日發表一篇題為“上海是世界級城市嗎?”的署名文章,提醒上海要成為世界級的城市,在打造國際金融中心的發展道路,不要忽略同時兼具文化之都的重要性。文章編譯如下:

  世博會隆重揭幕,上海彷彿要跟全世界宣布,在黃浦江上有著國際城市該有的一切。

  惟事實並非如此。

  過去二十年,上海發展一日千里:從先進的浦東國際機場到洋山深水港,由磁浮列車到地鐵網絡,以至不勝枚舉的摩天大廈和豪華大型商場。這樣的發展步伐,別的城市也許要花上一個世紀才能達到。

  毫無疑問,上海的基建已超越了全球不少主要城市,她也致力發展成全球的金融與航運中心。為這個而目標努力,絕對值得。只要想想,上世紀的三十年代,上海是遠東地區的金融重鎮,自會明白今天她為何這麼努力迎頭趕上。

  然而,世博的口號:“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不是單靠構築一個金融與航運中心就能成事。假如上海只著眼於世界級經濟中心的地位,那麼,要成為全球真正的大都會,只是遙不可及的夢。上海定當要打造成一個文化之都,這樣才能跟世界別的大城市並駕齊驅。

  每日每夜在紐約市上演的藝文節目,正正就是上海所缺乏的,說她是一個文化沙漠也不為過,儘管在硬件建設上,人們都要給她一隻大拇指。可是,紐約的博物館、圖書館、劇院、藝廊以及公共的運動設施,數量上都比上海多太多了;還有以紐約為基地的報章、雜誌以及電視台,如《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時代》雜誌以至哥倫比亞電視台等,皆是聞名世界的媒體機構。

  也許,紐約的地鐵系統跟上海新建的地鐵相較起來是“老古董”,但每次到布魯克林區的紐約地鐵博物館參觀,一次地鐵之旅就如走了一趟歷史與文化的探知旅程。

  沒錯,上海的摩天大廈比紐約的先進多了,可是,要數舉世聞名的建築經典,要數有建築大師操刀的名廈,要從建築群裡看到城市變遷,還看紐約。

  上海要成為現代化城市,已拆掉了不少歷史價值的舊宇老樓。華裔女作家兼撰稿人董碧方(Stella Dong)筆下撰寫的《上海1842─1949: 一個墮落城市的浮沉》(“Shanghai 1842-1949: The Rise and Fall of a Decadent City”)就是懷老上海的舊。

  “金融牛” 銅像是紐約華爾街的地標式象徵,其創作者、意大利裔美籍藝術家亞托羅.迪莫迪卡也為中國製作了一頭“金融牛”,擺進上海市。這頭牛的設計者沒有變,可是“照樣製版”卻不會讓上海變得跟其他大都會一樣雄偉。

  上海必須定立明確目標,保護城市歷史,宏揚文化精萃。如此用心,也許不會像建設金融與航運中心那樣賺大錢,但城市一定會變得更美,生活也一定會更美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