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社評:中國須遏制日益蔓延奢靡浪費之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15 00:00:58  


 
  中國不少地方民眾謀生艱難,有病無錢醫、有學無錢上,鰥寡孤獨缺衣少食,迫切需要國家和社會關懷。西方經濟危機期間依靠大規模基建進行收入再分配,縮小貧富差別,提供社會保障和蓄水池。其實這些項目很多時候就是向勞動公眾發放較高工資的由頭。但是,其中的各個環節必須經過嚴格的法律監督和審計,確保財政分配最終如實足額落到民眾個體手中。勞動者獲得足夠的生存生活資金後,就去為自己和家人而消費,國內需求自然就活躍起來了。勞動者擺脫了貧困狀態,自然可以衍生出素質高、精力好、免除後顧之憂的勞動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這方面應該做得更好!

  大筆投資可以用到民生改善領域,民生也可以創造財富、拉動消費。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指出,大規模的民生投資,運作好了就是多贏的事業,依靠民生工程和利民工程,重慶的財政收入不减反增,增幅還很大!這個看法與陝西神木縣委書記推進全民醫保思路一致,神木縣已經證明全國實行免費醫療也不過4000多億元,只要運作得當也是穩賺不賠,衛生部有關領導也予以認可。全民免費醫療、全民社保、12年義務教育乃至高等教育適度免費等重大民生舉措,國家財力並非不可做到。但現實往往是各類基建和盛會的幾千億資金歷來有充分保障,而一到解决社會、民生和教育問題,就沒有錢了。這實際不是一個資金問題,而是意識魄力和問題,是决心和重視程度問題。

  今後涉及到國計民生項目,必須伴有冷靜思考,必須精打細算、思前想後、周密安排。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理事張祥曾表示,中國在金融危機以來因投資過失而造成嚴重經濟損害,在國家啟動4萬億投資刺激經濟的過程中,一大批不符要求的大項目、大工程匆匆上馬,高達30%的調研案例宣告失敗;而在同期美國刺激經濟的項目中,失敗率只有5%。其中原因主要包括地方急功近利、缺乏調研便盲目開工、評估專家業務素質不高等。對中國周邊援建鐵路、公路和高鐵等項目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能不計成本和效益,畢竟外匯資金積累不易,中國本身還不富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