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評:中亞國家應對金融危機找到竅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7-30 00:24:30  


 
  第一,哈積極落實積極穩健的應對危機規劃。包括保障宏觀經濟和金融穩定、解决不動産市場、支持中小産業和農業。2008年建成213個總投資近1.5萬億堅戈(約合125億美元)的大型項目,在建中的還有項目投資額將近8.5萬億堅戈。借機改造經濟結構,力爭2009年GDP實際增長1-3%。將雇用外國勞動力的配額削减一半,强迫一些大型企業簽署有關保留工作崗位的備忘錄。2009年5月15日,“祖國之光”黨提前召開12大,現任黨主席納扎爾巴耶夫總統高度概括了近10年發展成就,决定實施“工業創新五年發展規劃”,重點發展農業和農産品加工,建築業和建材生産,石油加工和油氣基礎設施,冶金業和金屬製成品生産,化工、製藥和國防工業,電力和清潔能源生産以及完善交通、通信基礎設施。6月哈議會下院批准了哈與“亞洲發展銀行”和“歐洲復興和發展銀行”簽署的貸款協議,各借貸3.4億美元和1.8億美元,用于建設“歐洲西部-中國西部”交通走廊哈境內公路段。 

  第二,烏茲別克政府積極採取若干應對舉措。總統卡里莫夫親自撰寫《世界金融和經濟危機及烏茲別克斯坦克服危機的道路和措施》專著,探討從金融、企業等領域應對金融危機。政府强調實施2009-2012年反金融危機規劃,繼續對經濟結構和多樣化改革,加决對工藝改造,提高質量標準要求;對工業領域的企業和小企業實施定向支持政策,該國中小企業達40萬個,占GDP的比重從2007年的45.5%增長到2008年的48.2%。因應國際市場價格快速變化,完善出口機制,建立自由工業—經濟貿易區。大力開展基建投資,2009年7月初烏茲別克計劃使用240億美元實施300個投資項目,增加本國就業。增加社會保障領域開支,進一步改善農村環境和生活質量。

  第三,吉爾吉斯採取許多措施並從宏觀上改進發展模式。政府努力保障宏觀經濟穩定運行和國家預算的可持續性,保證銀行體系的穩定以及糧食和能源安全,通過擴大內需來刺激經濟增長,對社會弱勢群體提供保護。發展國內大型項目,發行中長期債券,以國內融資來代替吸引外資。减輕經營主體的稅收負擔。總統巴基耶夫强調减少國家支出、以確保2009年無外債,除支持工業和中小商業企業發展外,還特別强調要支持發展農業重視農民權益,高效利用俄羅斯貸款。吉政府還從源頭上反思獨立以來發展道路的不足,試圖在繼承的基礎上實現創新,謀求貫徹“市場與國家調控”的理性平衡。

  第四,土庫曼斯坦總統別爾德穆哈梅多夫强調力求國家經濟穩定發展。確保2009年國內生産總值增長10.7%,要求經濟發展部、財政部、經濟發展和戰略計劃研究所及時規劃工作,採取積極措施。土2008年底宣布建立國家穩定基金,總統高度關注本國農業生産和農村建設問題。塔古克斯坦總統拉赫蒙强調成立與鞏固自由經濟區,用新策略吸引國內外投資,為投資者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為保證電力供應,準備在注意與烏茲別克改善關係的前提下在塔境內大規模修建水電站和水壩。

  第五,一些地區國家和合作組織還努力共同應對危機。哈薩克斯坦,亞美尼亞、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國領導人在哈的倡議下斥資100億美元建立共同基金以抵禦全球經濟危機。中西亞經濟合作組織第十届峰會討論了國際金融危機及應對方法等議題,並制定實現經濟一體化、建立自由貿易區的《中西亞經合組織2015年》長遠規劃。

  金融危機引發中亞國家內部的不穩定因素有所上升,但政局基本穩定。一些國家的社會福利與保障下降,貧困人口大幅上升,腐敗問題嚴重,民眾不滿情緒增加。但各國政府均重視從政治、經濟、社會保障等方面維護國家和社會穩定提高執政水平,調整重要人事、加强黨的建設,妥善應對反對派活動,應對西方的政治壓力,加大反腐敗力度,民眾既希望政府提高執政水平,也不希望政權更迭導致社會動蕩。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專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