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江委員長此次在講話中指出:“近年來,香港社會有些人鼓吹香港有所謂‘固有權力’、‘自主權力’,甚至宣揚什麼‘本土自決’、‘香港獨立’,其要害是不承認國家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這一事實,否認中央對香港的管治權,其實質是企圖把香港變成一個獨立、半獨立的政治實體,把香港從國家中分裂出去。對此,我們絕對不能視若無睹。”這說明,中央對於香港出現的分離主義已經給予高度關切,而且已經決心加以控制。
自香港囘歸以來,如果將立法會直選議員的投票比率簡單對照,可以發現,回歸之初,反對派與建制派的得票比率是6:4;其後一段時間建制派的認受性有所提高,大約為5.5:4.5;但是近年的對比重回6:4,甚至有進一步拉大差距的可能。
一個可以預見的結果是,如果沒有積極主動的有效對策,這種選民結構與心態的變動趨勢,是非常令人擔憂的。而香港目前的傳媒、教育、司法都是以非建制力量佔據明顯優勢,在“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這個基本原則之下,即使有全面改觀的意圖,短期內改變這種“弱勢”狀況的可能性不大。就是說,依靠香港內生性的動力,短期內很難迅速而穩固地擴大愛國愛港選民的基本盤。
毋庸諱言,香港已經進入選舉社會,從目前香港的政治生態看,若想維護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只要不因動亂等極端問題而廢除選舉制度,否則愛國愛港選民的基本盤是必須認真經營的領域。對於國家主體來說,既然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並需要根據《基本法》適應民主選舉這個遊戲規則,那麼如何在香港扶持、壯大愛國愛港的基本盤,使愛國愛港的鐡票數量的增長幅度大於非建制的支持力量,就是必須認真著力的重大問題。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兩岸一家親”作為國家統一的的基礎,以融合發展作為國家統一的路徑。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017年3月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持續推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將“融合發展”的理念帶入到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佈局中,“經濟融合發展”,對保持和促進香港經濟的長期“繁榮”非常重要;而“社會融合發展”,則對通過“身份認同”維繫和強化“國家觀念”,從而保持香港社會的長期“穩定”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