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社評:放縱旅遊業害群之馬 香港食惡果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17 00:08:38  


 
  旅遊業之所以成為香港的支柱產業,很大程度上在於其他產業如轉口貿易、航運等傳統產業的優勢日漸消失。而內地開放的勢頭不可逆轉,香港“購物天堂”的美名也因為人工、地租等成本高昂而逐漸欠缺吸引,真正富裕的群體已經不會為一點點差價而專程來港消費。如果再不斷發生欺淩遊客甚至將遊客氣死的事件,使香港在旅遊界留下惡名,那簡直是自斷生路。

  應該承認,香港有關方面在監管旅遊業違規行為時,有放任的嫌疑。據《東方日報》的報導:“旅遊業議會資料顯示,永盛旅遊○三年至今有十次違規紀錄,最高只被罰款數萬元,涉及的違規行為包括指派無證導遊帶團、向來港旅客徵收離團費及安排旅客前往沒有登記的店舖購物等。旅議會總幹事董耀中表示,過去曾經有一、兩宗涉永盛導遊強迫顧客購物的投訴成立,議會懲處了有關導遊,亦懲罰未有監管員工操守的永盛。”

  “另外,中國旅遊誠信網的資料顯示,在○七年三月至五月期間,本港有卅多間旅行社被內地旅客投訴,其中永盛穩佔投訴榜第二位,共涉及十宗投訴。”

  很明顯,香港對違規行為的糾正是不認真的,上次“香港無證導遊氣死前乒乓國手”,乃是偶然中有必然。香港旅遊業者宰客現象層出不窮,多年來的投訴並沒有真正得到重視。一些導遊不僅給遊客提出購物底線,一些離隊與親友相聚吃飯的遊客也要給導遊交錢“補償損失”才能息事寧人;不僅有旅遊團被迫在旅遊車上購買導遊提供的紀念品,否則就刻意將車子停在路邊拖延時間,更有甚者,導遊因為旅遊團普遍拒絕購物,就將一團的人撇在一個商場裡不管不問。對香港旅遊業者的這種言行,內地遊客必然看在眼裡、氣在心頭、記在腦中。內地人由於生活習慣的問題,並不像香港人特別是西方人那樣喜歡投訴,遇到這類問題多數會啞忍了事;應該說,香港接收到的內地投訴恐怕十不及一。但是那些遭遇惡劣待遇的遊客,很難會有第二次來香港旅遊的意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