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國史館”館長陳儀深致詞。(中評社 黃筱筠攝) |
他表示,之後除了2020年台北地院判決,以及某家屬上訴後2022年的高院判決,“國史館”至少擁有蔣任職“總統”期間的文物,至於非任內的文物歸家屬所有,這樣分割在實務上有執行的困難、在學術上對於要研究的學者也會很不方便。所幸,從蔣方智怡女士開始,許多擁有各自持份的家屬陸續同意捐贈給“國史館”,所以2023年7月美國法院的判決,就只要求史丹佛大學要將2005年所寄存的文物全數交給“國史館”。今天他要代表“國史館”,向各位有權繼承的家屬致敬、致謝,沒有您們的捐贈,兩蔣文物的整理、日記的出版,無法走到今天這樣的進度。
陳儀深表示,2023年9月14日中午12時18分,59箱兩蔣文物回到“國史館”。目前審編處正在逐件檢視做比較細的編目,也會盡快就年代久遠造成的破損進行專業修復,原版日記也將陸續數位化,以延長日記原本之壽命並便利日後各界應用。預計2024年3月開始於本館檔案史料文物查詢系統提供目錄檢索及影像閱覽服務,然後每季開放六個年度之整編成果;出版紙本方面,由於民國歷史文化學社在這部份早有準備,為求時效而授權其先從蔣中正就任第一任“總統”任期的日記開始出版,此外,他們修纂處同仁也正在緊鑼密鼓針對“蔣經國日記”做校訂與註解,今年年底會先出版1970年至1979年的“蔣經國日記”,敬請期待。
陳儀深表示,今天是10月31日,雖然是蔣中正先生的生日,但這個時間點是配合民國歷史文化學社的出版時程和要求,不是“國史館”選定,而他也覺得無須刻意避諱。“國史館”自2008年以來陸續出版了許多戒嚴時期政治案件的史料彙編,由於蔡英文對於案件的清查和解密、也就是真相的釐清非常關心,很多“國安局”和“調查局”的檔案是近幾年才得以公開,讓我們看到特務和線民的監控無所不在,而且案件處置過程的“不法也常令人怵目驚心。
所以他要藉此機會呼籲,轉型正義是經過朝野討論、制定法律所認定的價值,實現過程如果有粗糙的地方可以檢討改進,但,反省過去的缺失是為了我們共同的未來,蔡英文強調的轉型正義是帶著和解意涵的轉型正義,對於中正紀念堂的轉型也是這樣,並不是沒有思考、不是沒有方案,而是等待更成熟的機緣;這件事不應該是她一個人的事,藍綠雙方的中道力量如果能夠承擔責任、勇敢發出聲音,共同來促成,相信不久的將來就可以得到解決。
陳儀深說,今天在“國史館”這裡發表第一批出版的《蔣中正日記》,也許可以視為一種社會和解、進步的表徵,感謝各位的光臨、也感謝有這個機會讓他發表以上的談話,台灣話說“較佔高”、華語是有“僭越”的意思,若有冒犯,請多包涵。 |